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2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226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96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03篇
丛书文集   1309篇
理论方法论   219篇
综合类   2340篇
社会学   296篇
统计学   3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376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41.
Du  Hongfei  Zhou  Nan  Cao  Hongjian  Zhang  Jintao  Chen  Anli  King  Ronnel B.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21,154(3):789-813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 Previous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the associations of objective class with either social capital or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yet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相似文献   
142.
Quality of life is a complicated concept that has attracted broad attention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set of studies that employ diverse approaches to explore how work, vocational, and career experiences shape quality of life among migrants, and proposes a future agenda to extend this stream of research. Specifically, operationalizing quality of life in different ways, research showcased in this special issue has demonstrated how international and intranational migrants achieve, maintain, and enhance their well-being in different life domains. Reflecting on the literature and the showcased studi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advance the current inquiry by better categorizing vocational experiences, uniquely operationalizing of quality of life in migration contexts, taking a more culturally sensitive perspective, and broadening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43.
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内部分化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元鹏 《南方人口》2010,25(6):54-60
利用2009年在温州市进行的人口结构变化专项调查资料,将流动人口作为一个非均质的整体进行研究,采用数据交叉分析方法,分析了流动人口内部在居留意愿上的分化,并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流动人口尚未有在流入地长期居留的打算,但滞留趋势明显;打算最终返乡的流动人口比例较高,非永久居留是一种常态化的现象;流动人口内部在居留意愿上存在明显分化。结合以上分析,讨论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分化对制定流动人口政策和选择城市化战略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4.
周露 《浙江社会科学》2012,(4):105-109,159
在对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评判中,常常出现两个误区:首先,把后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外部因素绝对化,绝对归因于外部社会政治条件;其次,断言后现代主义文学完全沿着“地下文学—持不同政见者文学”的走向来发展.但是,我们认为,即使在前苏联所谓的“官方文学”、“受审查文学”内部也能观察到后现代主义文学发端的萌芽,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内部成因.  相似文献   
14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时代任务和战略课题。在这一背景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并使之中国化,从而促进了党内民主文化的发展。探析其生成逻辑和发展成就,有助于破解当前党内民主发展的难题、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46.
《论法的精神》概括的由地理、经济、宗教等因素决定的良宪论是其核心精神,也是法治标准的核心标准,而中国现阶段的法治标准缺少这样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政体历经君主政体、准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三个阶段,缺少宪政的阶级结构和经济基础。《论法的精神》的权力制约思想对我国现阶段仍有重大启迪意义。另外,《论法的精神》的比较研究方法、唯物主义方法、综合系统方法对我国法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中国法学何处去"的回答,要点在于对中国现在国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7.
周菁葆 《琼州学院学报》2012,19(1):16-17,35
本文从黎族现存性崇拜遗物以及服饰图案和龙被艺术中遗存的古代信息中,钩稽出古代黎族社会中的女性生殖崇拜和男性生殖崇拜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8.
黎相宜  周敏 《社会学研究》2012,(3):182-202,245,246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移民通过文化馈赠这种跨国实践极大地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但从我们的观察来看,不同类型的移民群体的跨国实践模式不尽相同。本文借鉴以往国际移民与跨国主义的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社会地位补偿"的范式,对分别来自广东五邑开平与海南文昌下辖两个镇的移民群体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移民对于侨乡的文化馈赠不仅受到其个人出国前后社会地位变化的制约,而且还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特定的祖籍国和移居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中位置的差异,移民群体在移居地的不同社会境遇以及侨乡的地方政府和地方社会均对文化馈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上述这些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社会地位补偿的特殊机制,影响移民跨国实践中的文化馈赠。  相似文献   
149.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内陆地区开启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新时代,各地县乡以"园区经济"为手段改变资本流向,工业化浪潮兴起。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特征可概括为"园区经济西渐,遍地开花;内陆工业化提速,奋力追赶"。在空间演进特征方面,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起步、京津沪工业化升级、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三省工业化转型"发展三阶段共存"。各地发展呈梯度转移态势,资本下县乡促成工业化与城市化、市场化联动,土地资本化方式决定了我国第四次工业化的模式——政府主导与市场逐利合拍。  相似文献   
150.
社会管理创新已经作为一项重大的时代主题提出来了,社会管理涉及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廓清。不能将社会管理等同于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创新不是实施全面控制,社会管理与危机管理是有区别的,也不能将社会管理理解为社会服务,还应正确处理好社会管理的"管"和"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