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9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7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4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105篇 |
理论方法论 | 22篇 |
综合类 | 209篇 |
社会学 | 12篇 |
统计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共产主义是一种理论,是一种社会理想,更是一种现实的运动。这种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离不开主体前提、物质前提、交往前提。当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中国最大的现实,共产主义现实运动在中国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称为共产主义的是一种现实运动,这种现实运动必须实现六个超越,即超越分工、阶级、异化、私有、地域、劳动,才能走向共产主义。因此,在研究共产主义的时候,既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又要不断超越现实,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72.
Zhuang Youga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3,34(4):177-188
物质性的空间一是指自然物理空间,二是指社会空间即社会关系。空间生产包括 空间中的生产和空间本身的生产两个向度的内涵。这两个向度内涵之间的关系和物理 空间生产与社会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空间生产中两大基本关系。这两大基本关 系的辩证内涵表明,空间生产根本上可以归结为社会关系再生产。由此,关于空间生 产问题的讨论就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意义转换,即从对象到视阈的意义转换。以此来 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建构理念尚存在某些偏差,即对象与视阈的意义断裂与分离,由 此造成了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和代价。 关键词: 对象?视阈?空间生产?空间批判?意义转换 Physical space refers to both natural space and social space, that is, social relations. Space production includes production in space and of space.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two dimensions and between physical space production and social space production constitute two basic relations in space production. The dialectical connotation of these two basic relations manifests the truth that space production can basically be summed up as reproduc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Therefore, arguments about space production can be seen as involving a fundamental shift of importance from object to perspective. Seen in this way, there remain some errors in ideas about today's Chinese urban construction, that is, the rupture and separation of object and perspective, resulting in unnecessary risks and costs in the progress of modern Chinese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
73.
20世纪80年代,俄罗斯社会开始转型,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社会阶层发生了明显的分化。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和分析俄罗斯的社会阶层分化:1、社会收入的差距(包括个人的收入差距,政府各部门之间、社会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俄罗斯区域间的收入差距)。2、“社会边缘群体”和“新贫困者”。“社会边缘群体”是一些不能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群体归属的“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新贫困者”是指前苏联时期,以教授、工程师和医生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阶层,俄罗斯社会改革前,他们生活安逸,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现在却生活艰难,变成了俄罗斯的穷人。3、新中产阶级。 俄罗斯在社会政治、经济转型过程中,旧的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社会中间阶层消失了,出现了新的以企业主为中心的中产阶级,俄罗斯新中产阶级的出现使俄罗斯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4.
环境规制是促进企业实施环境保护策略的主要推动力,本文应用犯罪经济学中的威慑理论,分析环境规制发挥治理作用的内在机理,实证研究目标企业环境行政处罚对同伴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验证了环境规制发挥威慑效应的重要途径:同伴影响.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手工收集的2007年~2015年间企业环境行政处罚数据,实证结果显示:目标企业环境行政处罚增加了同伴企业的环保投资,即通过同伴影响路径,环境规制产生威慑效应.此外,企业规模、处罚性质以及媒体报道等因素影响环境规制的威慑效应,具体体现为被处罚企业规模大、处罚严厉以及媒体报道,对同伴企业的威慑效应更强;行业竞争作为一种外部机制,有助于强化环境规制的威慑效应.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实施环境规制中提高处罚确定性、典型性、严厉性,以及舆论监督与行业竞争能够增强同伴影响,提高环境规制威慑力. 相似文献
75.
The presence of strategic attack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of systems, especially since the 9/11/2001 attacks, and considerable efforts have been dedicated to its study. When defending against the strategic attacker, many existing studies assume that the attacker would seek to minimize the defender's utility, which implies that the defender and attacker have symmetric utilities. However, the attacker's objective is determined by its own valuation of the system and target of the attack, which is not necessarily consistent with the defender's utility. If the attacker unexpectedly targets a different utility, then the defense strategy might no longer be optimal. In particular, the defense strategy could be inferior if the attacker's utility is not known to the defender. This study considers a situation where the defender's utility is the system survivability and the attacker's utility is the expected number of destroyed elements in the system. We investigate possible attack strategies under these two different utilities and compare (a) the conservative defense strategy when the attack utility is unknown to the defender with (b) the optimal defense strategy when the attack utility is known to the defender. We show that the conservative protection strategy is still optimal under asymmetric utilities when the contest intensity is smaller than one. 相似文献
76.
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尚文王永培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6):11-18
基于2000—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制造业产出的定量影响。研究发现:流通结构(包括城乡结构和批零系数)、流通效率(以库存率和资产负债率衡量)、零售企业规模和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与制造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城乡结构、库存率和零售企业规模与制造业产出负相关,批零系数、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与制造业产出正相关。进一步地,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解释,并且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7.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我国经济增长、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8.
文章从近代上海回商群体的形成及该特殊群体的外在特征及文化贡献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近代历史上大量外来的穆斯林移民进入上海,由于其时上海城市的社会历史环境所造成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为伊斯兰教的振兴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时空条件,从而一改古时上海地区伊斯兰文化相对衰颓的旧貌.回商秉承了传统的回回善经商的优点,他们长袖善舞的经营活动,为近代上海增添了特殊而别样的活力,这些为数众多的穆斯林商人在各个相关的经济领域中都大显身手,其活动已成为近代上海社会经济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回商中涌现出诸如哈少夫、金子云、马晋卿等佼佼者,在近代上海社会里的穆斯林社区各项活动中,他们都发挥了重要的领袖作用.近代上海回商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地域色彩上,和对外部环境或城市变化适应性极强的特点;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相当热心、非常乐于帮助其他亟须救济的穷苦穆斯林兄弟;爱国立场坚定及在护教斗争上态度坚决等.而近代上海回商群体所作出的文化贡献,则集中地体现在积极增强穆斯林群众的凝聚力、重视穆斯林子弟的文化教育事业、支持和弘扬上海伊斯兰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79.
高等学校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多元价值观的存在,造成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困惑.引导大学生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用适合的方式.文章讨论了角色体验、案例分析、多视角切入、人格魅力影响等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Deterrence and Risk Preferences in Sequential Attacker–Defender Games with Continuous Efforts 下载免费PDF全文
Most attacker–defender games consider players as risk neutral, whereas in reality attackers and defenders may be risk seeking or risk averse.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impact of players' risk preferences on their equilibrium behavior and its effect on the notion of deterrence. In particular, we study the effects of risk preferences in a single‐period, sequential game where a defender has a continuous range of investment levels that could be strategically chosen to potentially deter an attack.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alytic results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attacker and defender risk preferences on the optimal defense effort level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deterrence level. Numerical illustrations and some discussion of the effect of risk preferences on deterrence and the utility of using such a model are provided, as well as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ontinuous attack investment levels and uncertainty in the defender's beliefs about the attacker's risk preference. A key contribution of this article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ecific scenarios in which the defender using a model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risk preferences would be better off than a defender using a traditional risk‐neutral model.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that could be used by policy analysts and decisionmakers involved in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security and safet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