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0221篇 |
免费 | 12880篇 |
国内免费 | 432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4095篇 |
劳动科学 | 3732篇 |
民族学 | 12118篇 |
人才学 | 9649篇 |
人口学 | 8266篇 |
丛书文集 | 86360篇 |
理论方法论 | 24813篇 |
综合类 | 240882篇 |
社会学 | 34007篇 |
统计学 | 235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25篇 |
2023年 | 12296篇 |
2022年 | 11611篇 |
2021年 | 8583篇 |
2020年 | 11211篇 |
2019年 | 9226篇 |
2018年 | 4670篇 |
2017年 | 5795篇 |
2016年 | 7788篇 |
2015年 | 12368篇 |
2014年 | 22012篇 |
2013年 | 22087篇 |
2012年 | 27614篇 |
2011年 | 30451篇 |
2010年 | 29112篇 |
2009年 | 30887篇 |
2008年 | 28520篇 |
2007年 | 27067篇 |
2006年 | 26028篇 |
2005年 | 22330篇 |
2004年 | 19242篇 |
2003年 | 17330篇 |
2002年 | 15280篇 |
2001年 | 12981篇 |
2000年 | 11025篇 |
1999年 | 8079篇 |
1998年 | 6046篇 |
1997年 | 5462篇 |
1996年 | 4995篇 |
1995年 | 4814篇 |
1994年 | 4339篇 |
1993年 | 3049篇 |
1992年 | 2820篇 |
1991年 | 2731篇 |
1990年 | 2397篇 |
1989年 | 2389篇 |
1988年 | 2320篇 |
1987年 | 2116篇 |
1986年 | 1865篇 |
1985年 | 1867篇 |
1984年 | 1832篇 |
1983年 | 1777篇 |
1982年 | 1624篇 |
1981年 | 1566篇 |
1980年 | 1215篇 |
1979年 | 629篇 |
1978年 | 271篇 |
1965年 | 167篇 |
1960年 | 199篇 |
1959年 | 24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生态人类学的理论源流及其后现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已成为西方当代文化人类学的重要流派,并对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生态人类学的不同流派以不同形式反映了“环境决定论”的基本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等现代性的批判表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42.
“桃花源”因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而名满天下,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追寻与考证从来不曾停止过:“桃花源”到底在哪里,它究竟是一个虚构的艺术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如果真的曾经存在过,那么,它又在哪里呢,它所展示的到底是怎样一种文化环境?民族学家彭伊立、覃武陵在其父彭泊先生(我国50年代对土家族进行民族认定的先驱之一)民族思想的影响和启示下,对桃花源与武陵蛮的渊源进行深入研究,以失落了2000多年的巴文化为契机,运用民族学的新理论以及考古界、地质地理界和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对“桃花源”这一千古悬谜做出了大胆、独特而合理的推测与解释。本刊曾在2004年第5期刊发过两人撰写的《〈桃花源记〉并非虚构》一文,阐述了“东晋末年我国武陵山区腹地‘武陵蛮’的生活现实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写作原型”这一观点。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在“争鸣”栏目对彭伊立、覃武陵两位先生近期撰写的该专题系列文章予以连续刊载,希望能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3.
从个案研究入手,对少数民族打工的社会文化根源进行了分析,认为少数民族劳动力进城打工,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是当前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现实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4.
中国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权利样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的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文化也存在差异,对权利的理解和要求必然有所不同。过去我国对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往往重点关注政治权利的发展,对经济等权利的发展重视不够;同时多强调民族权利的共性,对各民族之间的权利差异有意无意给予回避,导致人们的权利意识发育不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的权利意识必定增长,由此也会带来权利资源的严重短缺,并引发各民族之间的权利冲突。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具有特殊性,其权利也应有其特殊的内容,它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45.
试论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关系是民族关系的核心和基石,处理好经济关系,对于妥善解决政治、文化等其他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规范、完善处理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关系的法律,并以此为依据,严格执行。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关系主要包括资源共享、财权划分、财政援助、经济自治等四个方面;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关系总体上是良好、和谐的。 相似文献
146.
西藏边境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除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外,一个重要的非均衡发展问题是边境县与腹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及发展能力的差距。边境县由于其"门户"性特征而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加大开放力度,加强政策扶持,不仅有利于边境县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潜力的发挥,促进边境县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且能够促进腹心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7.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就青藏铁路沿线藏区人文环境中较为突出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制约力最强的农牧民思想观念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研究,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沿线藏区农牧民思想观念的变迁以及在思想观念方面表现出的与改革开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相适应或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8.
149.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以对临夏市的调查为视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夏市作为西北民族地区的一个小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其民族关系也会受到影响.针对临夏市的实际情况及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我们选取临夏市城市化进程中变化较大的几个变量,即民族居住格局的变迁、人口流动的影响、民族通婚的增减以及宗教因素,作为研究重点来衡量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临夏市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谐平等的民族关系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结论,并归纳出城市化进程中临夏市的民族关系具有主从性、敏感性、易发性、历史性、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最后提出临夏市各族群众必须解决自身的定位问题,建立临夏市和谐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转机制. 相似文献
150.
近日,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专业以全省申报各学科中优异的成绩被评定为青海省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这是继1995年中国民族史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后,民族研究所获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表明民族研究所在学科建设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强劲的一步。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1983年获得中国民族史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了民族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六个教研室,一个影视民族学实验室,一所民族学博物馆,一个专业图书资料室,主办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青海民族研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民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