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俄罗斯语言大师伊万·布宁一生漂泊,其作品浓缩了作家对爱情、生死及人生意义等永恒主题的探讨,充满了强烈的悲剧色彩.小说<净身星期一>中,作家主要选取"黑"、"白"两种冷色调意象对作品中的人物和景物进行细描重染,在色由神生、神色辉映中烘托出强烈的悲剧气氛,深化了文本旨味,同时也深切地表达了作家对人生变幻无常、爱情短暂易逝、命运无法预测、幸福不能永恒的悲凉感受,寄寓了作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对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祖国的思念.  相似文献   
32.
33.
“多余人”形象的产生使19世纪俄国文学跻身于世界先进文学行列。本文对19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几位“多余人”形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既指出了他们的共同之处,又总结出他们的不同之点,从而深刻论证了“多余人”形象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对俄国文学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4.
安娜·安德列耶夫娜·阿赫玛托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白银时代最杰出的女诗人,她的一生极其坎坷.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创作别具一格,尤其擅长描写女性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和饱尝爱情痛苦的内心感受,并善于借助景物描写来传递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由于诗人自身命运多舛,因此她的抒情诗常常被浓郁的悲剧色彩所笼罩.  相似文献   
35.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用外语进行交流,而在目前的基础俄语课教学中,由于生源变化、教学时数限制等原因,更多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注重传授给学生语音、语法、词汇等纯语言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这不利于高水平外语人才的培养,也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从俄罗斯文化背景的特点入手,论述了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称呼用语在人们言语交际中占有很重要地位,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使用的称呼用语也不尽相同。在教学实践中和与俄罗斯人交往中,常常发现一些同学不知道如何向陌生的俄国人打招呼或称呼对方,不知道如何向对方提出问题或请求。现就俄语言语中对陌生人的称呼用语作以简单介绍:   一、Привлечение внимания招呼语 (引起对方注意的用语 )在与不熟悉的人交际中,因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对方,又要向对方提出问题或者请求,所以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常常使用下列招呼语:   1.Простите !Извините …  相似文献   
38.
作家言语风格独特性的语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风格作为作家“精神个体性”的体现 ,具有不可替代、不可移易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 ,直接来自于呈现在具体文本中的作家独特的言语风格。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 ,作家言语风格的独特性 ,主要取决于其独特的言语方式 ,即其在进行文学话语活动时对语气、语调、语音、词汇、句式句法以及修辞手段的独特选择和习惯性运用。  相似文献   
39.
何雪梅 《学术交流》2007,(8):164-165
亚历山大·勃洛克(АлександрЬлок)(以下简称勃洛克)(1880-192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象征派诗人的杰出代表,也是享誉世界的俄罗斯诗人.他从一个象征派诗人,成长为十月革命的热忱歌手,经历了革命风暴的洗礼和艰难曲折的艺术探索.在其生活道路和艺术创作中,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骤变以及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力量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