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绿色扶贫是绿色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的新扶贫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绿色扶贫区别于传统的扶贫理念,具有保护性、可持续、内源性和共享性的新特征,其本质就是以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为前提,探寻贫困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纵观中国扶贫开发历程,绿色与扶贫不具有天然的联系,中国的扶贫开发模式是一个从“输血”到“造血”再到“绿色发展”的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绿色扶贫的发展也经历了“绿色”与“扶贫”相分离、“伪绿色”扶贫、“浅绿色”扶贫和“深绿色”扶贫4个阶段,其背后的逻辑实际上是“绿色”与“发展”相融合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完善的绿色精准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重视生态补偿和生态移民手段的应用,加强扶贫领域反腐力度,实现绿色与精准的有机结合,是绿色扶贫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促使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走出一条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升的中国特色绿色扶贫之路。  相似文献   
32.
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变革不断加速,土建类行业领域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和知识储备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挖掘土建类专业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养改进意见,以解决学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相脱节,毕业生在行业内得不到长足发展的问题。以西部地区省属高水平大学的土建类毕业生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新时代的内涵,挖掘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六个关键影响因素: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继续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通过实证发现,家国情怀、专业技术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对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很强的支撑作用,科学精神支撑作用较强,而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则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依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提出土建类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