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实践理论在哲学中的地位是马克思早已确立了的,但马克思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特别是击毁旧秩序的革命尚未提到议事日程的事实却促使马克思的实践理论采取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思路.与马克思不同,中国革命的直接而严酷的现实,在东方落后国家进行革命又必须根植于自己的独特现实而构建指导运动的理论,这些构成理论建构的内驱  相似文献   
43.
“自然历史过程”论的真实内涵与语义澄明──与王金福同志商榷刘森林近年来,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成的发展类似于自然历史进程的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愈来愈多的探讨兴趣。王金福同志也在《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上发表《也谈马克思”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的真实意...  相似文献   
44.
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企业在"走出去"战略指导下,面临的风险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如何规避风险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对于中资建筑企业到海外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防范,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45.
刘森林  龚庆 《学术研究》2008,4(4):25-30
从马克思与施蒂纳相互批判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使用的"现实的人"的概念,可以解释为经验主体.对它的解释离不开与之相对的纯粹主体概念.马克思与施蒂纳都致力于精神、幽灵的内身化,但思路迥然不一:施蒂纳试图彻底消解精神,马克思却执著于某些本质性精神的真正普遍化实现.所以,完全取消了超验维度支撑的经验主体不是马克思主张的主体,倒像是施蒂纳赞赏的"唯一者".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彻底拒斥了近代形而上学或本质主义,显然是给了他过多荣誉的误识.  相似文献   
46.
长期以来,二分法一直在哲学以致于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模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发展日趋复杂化,二分法的素朴性、简单性、有限性日趋显现出来。笔者认为,在马克思那里,二分法不是辩证法的标准模式,并不能与辩证法划等号。如果将之视为不折不扣的辩证法,就意味着走向形而上学的危险。  相似文献   
47.
48.
海南大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大学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和四级英语通过率都很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应面向学生,改革测试内容和方法,建立分级教学和兼顾特殊的教学模式。对分级教学后产生的负影响,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内向性主体的三个矛盾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纯粹主体与经济主体的区分,以及主体概念从自性、内向的“反思”模式转向实践过程之结果的“生产”模式,由此形成的包含着纯粹、超验、普遍维度和经验、个体维度的实践主体,其中在个体性与普遍性维度上蕴含着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甚至更加严重。这个维度上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超验性与自身保存的内在紧张,表现为经济主体对由纯粹主体所限定的政治主体的蚕食和取代;二是纯粹主体的“自我决定”原则跟经验主体极力谋求的“自我实现”的分离;三是在从纯粹主体到经验主体所必然衍生出的多个主体层次类别中所呈现出的高层次对低层次的压迫。要保持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的批判性品格及其活力,就必须立足于这些矛盾进行某种重构。  相似文献   
50.
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的浪漫派反讽有两种:对当下有限事物的反讽与对绝对完美和无限绝对的反讽。第一种反讽意味着纯粹主体性,以至上的形而上存在作为依据批判现存;但它同时受制于第二种反讽。第二种反讽是讥讽形而上、纯粹主体和绝对存在,认为那是无法实际达到的,只能以艺术方式接近和瞬间靠近。两种反讽相互牵制,两者不可偏废。失去第一种反讽牵制的第二种反讽发展下去会直接导致虚无主义和世俗化的泛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遗余力地激进反对抽象、形而上学的倾向就埋藏着这样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