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从德文原文看,新唯物主义探究的存在是与实践相关的为人世界,它不是否定而是升华了“物质第一”的古老命题。对它来说,现实存在的确定依赖于主体对存在的认知、利用和占有。把存在现实化必须把哲学的时间向度调为“现实→未来”,所以新唯物主义的思维超越了既定存在层次,而在“存在是什么?”的基础上,提出“应该是什么?”和“能够是什么?”的问题。古代唯物主义把人统一于陌生的外在,近代唯物主义用心占有外在,而新唯物主义用实践使外在统一于人。为此,它提出了新的规律观,从而使规律观成为新旧唯物主义的一大分水岭。  相似文献   
53.
在讨论哲学的主体性时,必须提出这样的先决性问题:马克思哲学本身如何对待主 体性?正是在这里,历史无情地误解了马克思。反对他的人几乎都把他装扮成一个严格 客观论者。主张“自蒸汽机发明以来,整个世界已成为极少数头脑优秀人物的创作”① 的斯宾格勒,就大肆攻击马克思是从外在的物出发,从物质及其条件、需要这些相对外在 的东西出发,而未深人到家世、民族的心灵、精神及其创造力。波普尔则认为,马克思 哲学只是以客观为基点,从客观环境尤其是经济条件中探寻观念、知识的起源,即只重视 经济的创造性效应,而忽视了经济的被创造效应。D.施…  相似文献   
54.
《启蒙辩证法》的隐秘主题就是焦虑与恐惧。《启蒙辩证法》与德国浪漫派的思想渊源应予重视。焦虑成为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浪漫主义密切相关。在《启蒙辩证法》与A.施勒格尔的"启蒙运动批判"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类似与一致。揭示启蒙中蕴含着焦虑与解释启蒙理性的情感根基直接相关。在弗洛伊德对成长期儿童的焦虑分析以及焦虑与恐惧的区分、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分析、《启蒙辩证法》的启蒙批判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异在他者引发的焦虑是西方启蒙的核心问题之一。进一步地反思、遏制、消解焦虑情绪,走向与异在他者的和解,是推进启蒙的主要所在。理性、支配和恐怖,是立足于这种焦虑观反思启蒙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55.
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责无旁贷要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融入党校教学培训的课堂。为了深入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提高党校教员在这一领域的教学科研水平,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于2014年1月10日召开了以"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小型研讨会,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委党校和广州市委党校的专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本刊现以笔谈的形式编辑部分专家在会上的发言,以期进一步推动这一学术话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6.
 明中晚期的江南,一反明初单纯、沉穆的面貌,缙绅文士和商贾们纷纷竞营规模化宅第,住宅建筑大型化、藻饰精丽和奢靡倾向渐趋浓郁。这种变调和偏离既与户主的地位或经济实力相关联,也与昔时的观念等符合若契,呈现出鲜明的江南民居建筑的形制格局和装饰特质。经过对历史遗存的“向奢”住宅的勘察和比较,可发现尚无依据支持众人在房屋等第核心制度条律中以身试法和僭越的普遍性;工匠精湛的技艺、高超的施工水准和因屋制宜的策略中,蕴含着江南的传统建筑意匠。  相似文献   
57.
群体合作困境的马克思主义审视:重评恩格斯的合力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方法论框架上看 ,恩格斯关于群体合作的平均值合力论与马克思的思考方法、与现代社会中日趋复杂的群体合作状况都难以协调一致。平均值合力论不是适于一切社会的普遍规律 ,也不是适于现代社会的特殊规律 ,而是一种与少有内在冲突的小群体协作相适应的、在现代社会中概率极小的理想性特例 ,其思考框架类似于斯宾塞的个体主义方法。因而这一原理不宜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待。  相似文献   
58.
元语用论是研究语言使用者运用的语言或语用规则成立条件的学问 ,元语用论的一些重要原理和原则包括礼貌原则、经济原则等 ,元语用论的作用在于解释和完善语用学原理 ,是推动语用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59.
文章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对个体职业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教育等其他变量后,认知能力中,数学能力对个体职业地位获得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非认知能力中,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能显著提升个体的职业地位。此外,在决定劳动者职业地位的作用上,非认知能力对个体职业地位的影响具有独立性,但认知能力所起到的作用略高于非认知能力。以上研究结论为促进劳动者职业地位的提高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影响中国的两个言说虚无主义的国家是德国和俄国。两个国家中各有一个生卒年完全一致、志向和精力非常相似的思想家:马克思、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在《父与子》中思考的虚无主义具有以科学质疑一切,拒绝颓废、努力工作,拒斥浪漫主义的苦行僧形象等特征。与马克思思考虚无主义问题的明确性相比,屠格涅夫更显踌躇、疑虑、把握不足和不确定。马克思立足于未来新人(无产阶级)角度看待资产阶级的虚无主义,而屠格涅夫则立足于贵族角度看待资产阶级平民知识分子的虚无主义。两人的共同性还表现在,他们都没有在民族-文明论意义上谈论虚无主义。从马克思来看屠格涅夫,不但饶有趣味,而且令人浮想联翩;他们思考的问题值得重视中国前途和现代文明前景出路的人们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