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学术水平高、思想倾向好的一部专著──读张薇先生近作《明代的监控体制》南炳文在中国古代史中,有源远流长的监控体制:监察与谏议制度。前者的源头,在于先秦之设立御史一职,后者的滥施,应为秦汉之开设给事中制度。它们自产生之日起,便一直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  相似文献   
32.
<正> 王左挂、王子顺是明末农民起义中引人注目的两个名字。这两个名字是两个人吗?对此,笔者最初并未怀疑。《明史》卷三百零九《李自成传》说:“(崇祯)三年,王左挂、王子顺、苗美等战屡败,乞降。”这里将王左挂和王子顺,明明白白地写作两个人。对明末农民起义研究极深的李文治先生,在其专著《晚明民变》中,也将王左挂和王子顺列为两人。与《明史》说法相同的文献资料,象《绥寇纪略》、《平寇志》、《明通鉴》、《怀陵流寇始终录》等书都是如此。但是,《国榷》与此不同。该书卷九十一崇祯三年六月记事在“王子顺”之下注解说:“一名王之爵”。同卷崇祯三年正月记事在“王子顺”之下又注解  相似文献   
33.
明史研究的新成果──读晁中辰新著《明成祖传》南炳文明成祖朱棣是明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值得大书特书。正因为如此,他成了历代史家研究、评说的重要对象。著名的史学前辈孟森、吴晗、王崇武以及当代中青年史学家商传、毛...  相似文献   
34.
15—16世纪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标志着人类开始由世界各大洲居民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转向彼此交往日密、渐成一体的状态,文明发达程度急剧提高。对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活动,仍需继续加强研究。当前最需搞清的问题之一,当是要将近来提出的郑和船队分确否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实现环球航行的论证,进一步审核,找出真相。这一上百年的伟大历史活动,主要是通过中国人和欧洲人之手完成的,其功不可没,但还应认识到,其成功实乃全世界各国人民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强调这一点,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能启发今人和后人自觉地加强全人类在征服自然中的相互交流和协作,具有实践意义。在这一历史活动中,中国人和欧洲人分别采取了建立朝贡体系和建立殖民地体系两种对外关系模式。两种模式从道德角度讲可分上下,而从实际后果角度讲,皆遭否定。这提示后人,应该探索出新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模式,这种新模式起码是各国,尤其是大国强国,不可忘记实行互利的原则。  相似文献   
35.
现藏于天津图书馆的《万历起居注》一书,共有9函。但最初它并非一书,而是三部书。其1至7函共50册,是明人抄写而成的一部《万历起居注》,其记事时间范围大体为万历二年至四十三年,中间有若干残缺,此书可简称为天津明抄本《万历起居注》;其第8函共1册,是民国...  相似文献   
36.
在中国古代,人们习惯上把培养、选拔、任用、考核以及黜陟官员的制度称为选举制度。明代选举制度不仅集前代选举制度之大成,对明代政治乃至整个社会面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且还奠定了清代选举制度的基本规模,在我国选举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史.选举志》是人们了解和研究明代选举制度最为常见的基本文献,但它在向人们全面系统地提供了明代选举制度基本史料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因种种疏漏与讹误而带来诸多误导和障碍。郭培贵新著《明史选举志考论》(中华书局,2006年)的出版,对进一步推动明代选举制度研究的深入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7.
李自成起义军之所以能够深得民心,主要是因为受益于其在崇祯十三年以后推行的减轻赋役负担、赈济贫穷、严明军纪和平买平卖四项政策,而非土地政策.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粮"口号,而根据明清时期"均田"的含义、李自成的思想体系以及起义军推行的土地政策来看,此处"均田"不是指平分土地.明官府也曾注意到当时的社会矛盾,实行过与李自成起义军相类似的政策以自救,但终因阶级利益所碍未能彻底推行,从而走向败亡.研究李白成起义军的上述政策.对重新客观审视晚明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明末农民起义所达到的政治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8.
南炳文 《东岳论丛》2008,29(3):139-141
一 中华点校本<明史>(以下简称<明史>)卷88<河渠志>6第2154页载:"(宣德十年)主事沈中言:'山阴西小江,上通金(华)、严(州),下接三江海口,引诸暨、浦江、义乌诸湖水以通舟.江口近淤,宜筑临浦戚堰障诸湖水,俾仍出小江.'  相似文献   
39.
南炳文 《东岳论丛》2008,(2):168-169
一中华点校本《明史》(以下简称《明史》)卷88《河渠志》6第2150页称:永乐九年“浚江阴青陽河道”。查王鸿绪《明史稿》(以下简称《明史稿》)志28《河渠》6,其相应处所记,与之完全相同。可见《明史》此处文字乃因自《明史稿》。但查《明太宗实录》卷118第1页上永乐九年八月甲午  相似文献   
40.
邓小平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南炳文,刘廷亚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卓越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是在世界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中国人民排除万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