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5篇
社会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论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兼论中国哲学的特点●周桂钿一、天地之化,不齐为妙自然界是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差异是绝对的,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绝对相同的。但是,万事万物除了差异性之外,还有统一性。统一性有不同的层次,最高层次的统一性就是物质性。中国古人有的统...  相似文献   
32.
周桂钿 《河北学刊》2005,25(6):44-51
董仲舒的天是多义的,一是整个宇宙,一是与地对应的上空,一是本原,一是神灵.神灵的天会与人君发生精神感应,天人感应经过一系列论证以后才确立的.董仲舒的天与<圣经>中的上帝相比,有位置、形象、说话、创造、祭祀等许多方面的不同.<圣经>中的"上帝"有很多故事情节,而"天"则没有任何故事情节,也不说话,天比上帝更抽象.上帝与天,是信仰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别.  相似文献   
33.
哲学可分为求真的哲学、求善的哲学与求美的哲学。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不同类的,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点,因此,不能用西方的模式来衡量、剪裁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有一些精华可以作为现代社会某些方面的指导与参考。中国哲学中的天下观、大一统观等,都是有价值的,对于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的当代社会大病,有治疗作用。因此会成为世界思想的明灯。  相似文献   
34.
“千石之官”和“猗顿之财”──王充论扬雄、桓谭周桂钿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四JI旧B县人,少年崇拜司马相如,学写赋。四十二岁人京,由蜀人杨庄推荐,得到汉成帝赏识。“孝成玩弄众书之多,善扬子云,出入游猎,子云乘从。”(《洪文》)扬雄跟随汉成帝...  相似文献   
35.
本文详实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君道"中的修身与听谏及其重要意义,并从听谏应不论亲疏恩怨,而应明辨是非,听谏要采纳要知错能改,听谏要防微杜渐,慎终如始等方面,阐明了听谏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6.
陈亮是南宋时代著名思想家,与朱熹、陆九渊几可鼎足为三。学术界多数同志对这三家的哲学评价是: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大师,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领袖,而陈亮是唯物主义的功利学派的代表,陈亮在哲学上“与唯心主义朱、陆等人的观点展开了尖锐的斗争”。陈亮的哲学是否唯物主义?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首先剖析一下他的宇宙观,才好下个比较切近的结论。首先,我们知道陈亮说过“夫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陈亮集》,  相似文献   
37.
追求升官发财,理想实现,就成了贵富者。贵富者有钱乱花,花钱买病,不知养身之道。不知事亲之道,对老人不敬,对子女溺爱,伤老害幼。不知回报社会,滥买奢侈品,满足虚荣心,少有幸福感。中国富豪的钱花在哪儿?一是自己高消费,二是留给子孙更多的财富,不重视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38.
浑天说杂议──兼评《浑天说与老庄思想》周桂钿最近,读到《大自然探索》1993年第一期上刊登的张国棋、王素清《浑天说与老庄思想》的文章,觉得对于浑夭说存在许多争议问题,有必要加以考辨和讨论。由于问题比较杂,故命此文为“杂议”。一、浑天说之源要研究浑天说...  相似文献   
39.
本文主要用司马迁、班固、苏轼、王夫之的评论介绍了贾谊短暂的一生和几近夭折的政治生涯 ,并通过与同时代的名臣陈平作比较 ,认为他的命运与时代有关 ,不是个人所能掌握的。  相似文献   
40.
本文通过批判性地考察王充《论衡》一书中的三篇重要论文《问孔》、《非韩》、《刺孟》,指出王充不仅是遍览诸子百家的学者,而且是好学深思的哲学家,不盲信,不盲从,具有独立思考的可贵品格,敢于对当时人们奉为权威的孔孟提出批评,具有启发性。另一方面,王充并非盲目反对前贤,从总体上说,他积极吸收孔、孟、韩的思想,因此后人指责王充“诋毁圣贤”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