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笔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深圳流动老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生活质量,针对他们面临的经济层面和精神健康层面问题,提出建立社区支持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社会工作者的立法迫切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  相似文献   
13.
唐咏  倪小琪 《社会工作》2023,(2):84-95+110-111
本研究使用“中国社会工作动态数据(CSWLS2019)”中220份医务社会工作者群体数据,以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支持理论为指导,实证研究了职业紧张和组织支持对医务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职业紧张中的付出—回报失衡和超负荷均对离职倾向有显著影响,且付出—回报失衡比超负荷作用更显著;组织支持在职业紧张与离职意愿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由此提出通过明确考核指标和提升组织支持感来解决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离职倾向问题。  相似文献   
14.
香港的社会福利界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比如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家庭暴力受害者、低收入者、新移民等分别设置福利机构,并相应地配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服务于上述各种对象。据我所知,社工姑娘们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少了她们,香港的社会福利界将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5.
唐咏 《南方人口》2013,28(4):56-63
关于影响高龄失能老人照顾者精神健康因素的解释。基于“压力-应对”模型,强调照顾者的精神健康受到照顾压力的影响,而在此框架下,照顾者的性别差异议题受到较少关注,本文试图解释高龄失能老人照顾者的性别角色存在何种差异,并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数据予以检定,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照顾者相比较,女性照顾者的抑郁程度高于男性照顾者,对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也低于男性照顾者。在照顾压力和社会支持方面。男性和女性照顾者存在性别差异.而在孝道文化方面则未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基本上肯定了照顾者的性别差异,对于女性照顾者而言,社会工作者应在临床上促进其正向体验并减轻照顾负担,及早处理她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研究虽已成为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一个熟点,但其研究未被置于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之中,近年来中国内地学者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有所反思,并相继引入社会网络研究中"关系"和"嵌入性"等概念.其作为新的探讨视角对当今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深圳的社工发展是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设置工作岗位的模式进行的,而香港社工的工作环境大部分都是在所属的社会服务机构场所。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唐咏 《社会工作》2010,(5):55-56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家庭扮演了老人照顾的重要角色,在家庭内部,老人配偶、子女往往是老人最重要的照顾者.而作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中国,这个难题最突出的方面表现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在东方文明古国。尊老爱老是传统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家德”和“人德”的一把尺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福利变迁下养老服务中非营利民间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从20世纪末开始了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在人口老龄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之下,养老服务体系已进入以社会化为重要特征的重建阶段,西方社会福利私营化等新的福利理念及实践对中国福利改革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专业化已成为社会福利政策发展和实务操作的主要去向,非营利民间组织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其地位可从效率和责任层面以及人文主义和成本效益层面来理解.政府应从对非营利民间组织的政策扶持和民间组织建立评估机制这两个主要的制度方面着手积极发展民间组织,促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20.
唐咏 《社会工作》2009,(15):56-57
深圳的社工发展是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设置工作岗位的模式进行的,而香港社工的工作环境大部分都是在所属的社会服务机构场所。社会服务机构作为第一环境担负起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第二环境则由工作的具体地点和社会服务机构场所之间的联系所取代。这样相比较,在“第二环境”中工作的深圳社工更具有挑战性,第二环境有多方面的特性:特有的文化、规范、程序、阶层和信息传达方式。那么在如此的第二环境中,社工如何开展专业工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