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1雅俗之辨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的一个重要命题,历来受到批评家的重视。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以来的文学史著作都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各种著述中很难找到论析雅俗之辨的文字。忽视雅俗很难对文学史的发展有深刻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翻开近日出版的《宋代文学通论》,令人欣喜地看到了书中不仅设有雅俗之辨的专章,而且能够对整个来代文学进行雅俗观念的辨析观照。可以说此书厚重的学术份量与对雅俗之辨的深刻认识不无关系。雅与俗是一对相反而又相成的概念,雅俗异势,古人往往对举而论之。雅和俗的内涵十分丰富。它…  相似文献   
22.
清代词学正变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变论是词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滥觞于两宋,明代正式明确提出,词体正变的讨论在清代十分热烈.正变的内涵颇有差异:有以婉丽为正,有以清雅为正,亦有以风雅为正;对待正变的态度亦有不同,有崇正抑变者,有只分正变而不分高下者.清代词论家对正变认识的变化与清代词学流派的更替相对应.正变论不仅涉及词体风格形态、创作的价值评判,而且关乎词学的走向,是清代词学具有普遍意义的论题.  相似文献   
23.
明代词学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严守诗词之别,强调诗言志、词言情和诗雅词俗;在风格的取舍上,崇尚婉约,贬抑豪放;"小道"、"卑体"的词体观居主流。明代词学思想上承宋元,下启清代,对清人的词体观影响较大。作为词学史上的一环,明代词学思想自有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4.
王渔洋词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渔洋以“神韵”说驰名骚坛。从顺治末至康熙年间“主持风雅数十年”(《清史稿》卷二六六)。人们对渔洋多关注其诗论,而其词论成就遂被掩盖。其实,渔洋论词颇有心得,特别是他在古广陵扬州任上,“昼了公事,夜接词人”(《居易录》记吴梅村语);以渔洋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词人群体,广陵词坛繁荣一时。他们填词论词,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词学主张,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了相当影响,于清词、清词论的全面振兴有着先声之功。本文拟就渔洋词论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5.
况周颐词学文献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克强 《文史哲》2005,(1):97-102
况周颐为晚清词学四大家之一 ,其词学论著除《蕙风词话》之外尚有《香海棠馆词话》等十余种。《蕙风词话》是在其他词话的基础上编定的 ,况周颐改变早期各种词话无主题、无次序的状况 ,根据主题的需要设置理论框架 ,对各种词话加以取舍、编排和改动。况周颐《蕙风词话》之外的词学文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丰富了况周颐的词学理论 ,扩展了况周颐的词学研究领域 ,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6.
关于市场经济中政府行为问题的讨论孙克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中,政府、企业、居民应该作为相互平等的市场主体共同在市场这个大的背景和环境中开展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各项活动。但在现实中,由于我国传统体制造就的是一种政府权力强大并几乎成为单一经济...  相似文献   
27.
本文总论宋濂诗学思想,认为宋濂诗学建立在针对现实的基础上,适应时代需求。他的理论体系包含以礼义为思想之本、以"缘情托物"为创作之本的诗歌本体论,兼备"五美"的诗人论,推崇台阁创作、强调实用功能的风格论。  相似文献   
28.
况周颐的词学批评理论中,“雅俗”是一对十分重要的范畴。况氏认为:词作的雅俗境界是由词人的境界决定的,雅人深致是词人的极高境界。词作的意境和表现手法亦有雅俗之别,特别推崇清超绝俗的高雅之境。语言的雅俗既有文人民间之分,又有体现辩证思想的以俗为雅。  相似文献   
29.
孙克强 《中州学刊》2008,(1):223-225
清代常州词派的周济在分析北宋周邦彦词时用了"钩勒"一词.如何理解"钩勒",在词学史上众说纷纭.钩勒本是画论范畴.本文从考察画论入手,结合周邦彦词的特点,认为周济所说"钩勒"是指清真词中显现词旨的语句,"钩勒"的运用使清真词更加浑厚.  相似文献   
30.
清代论词绝句组诗是一种特殊的词论类型.不少论词绝句组诗系统地评论历代词人,包含着对于词史及相关问题的见解,体现了论者的词史观.从词史的角度看,清人的论词绝句有词通史、唐宋词史、当代词史、地方词史、女性词史等不同内容.论词绝句特别注意在词史上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的大词人,如李白、温庭筠、李后主、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张炎、元好问、杨慎、朱彝尊等.清人论词绝句通过对个体词人的评论,对词史发展嬗变的关键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了对词史演进历程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