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一、生平近代印度著名社会活动家、“贱民”运动的领袖安培德卡尔(Bhimrao Ramji Am-bedkar),1891年4月14日生于中印度一个叫穆霍(今属中央邦)的镇上。祖籍孟买省(今马哈拉施特拉邦),因其父在英-印军队中服役,驻扎在中印度,全家随父来到这里。父母皆出身于马哈拉施特拉地区最大的“贱民”种姓马哈尔。其父信仰印度教“巴克蒂”教派。印度的“贱民”(又称不可接触者)是印度教社会中地位最低的阶层。他们从事被认为是最卑贱的工作,如清扫、制鞋、搬运尸体等,印度教徒认为他们是污秽的,不可与其接  相似文献   
12.
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毕生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有两个原因促使他对东方社会关心起来:当他发现殖民地可以延长资本主义寿命时,他的分析离开了资本的故乡而转到了殖民地东方;其次,在追溯资本的历史时,不能不涉及到前资本主义社会诸形态,他便拿当时尚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的东方诸国同欧洲进行对比。这样,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思想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东方国家中,印度最早沦为西  相似文献   
13.
对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起自上个世纪下半叶欧洲“印度学”的兴起。一百多年来,种姓研究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种姓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法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杜蒙(Luis Dumout)把种姓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自上个世纪中叶到1900年为第一时期,即以解释态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1900年到1945年为第二时期,此时期内,解释态度虽然仍继续存在,但许多学者己开始从解释转向描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为第三个时期,这是以人类学的实际调查为主的精细研究(intensive studies)时期。这种划分方法未必妥当,但战前与战后的研究无论在方法论抑或内容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则是事实。本文根据所能看到的材料,从战前和战后两个阶段试对这一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文化传统与西方式政治制度在印度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和中国都是古老的文明国家。近代以来都经历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和统治,又几乎是在同时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而独立。但不同的是,在政治上,印度推行的是西方式的政治体制,议会制、多党选举、权力的相对分散等是其主要特点。而中国则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参政”、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以及权力的相对集中等是其主要特征。这两种体制的性质及利弊得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印度人夸耀自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日本外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文化分析的角度探讨一国外交模式的特点 ,是当前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种视角。分析日本国民性与日本外交的非理性、假想受害的特点 ,探讨日本人交往中的“协调一致”与外交“暧昧”特征以及“amae”心理与日本外交政策的制定之间的关系 ,可从人文层次理解日本文化对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文化人类学理论,提出一个假设: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藏族社会中兄弟关系比较亲密.是所谓"优势亲属关系",因而兄弟倾向于不分家甚至共妻,由此发展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俗.另外,藏族以超自然为中心的"文化传统总取向"使得人们淡化血缘关系,也促使了一妻多夫婚俗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和"基本人际状态"理论分析日本人的交换模式,指出日本人的交换关系不是交易型交换,而是一种互酬式交换,即附带了信用、服从、地位、崇拜等情感价值的"等意义交换"模式.它具有非同时性、非等价性、非限定性以及根据投注感情的多少而形成若干个人际关系圈子的特点."身内"是一个感情最浓的圈子,适用"娇宠"法则;"仲间"是一个半感情、半计算的圈子,适用"义理"法则;"他人"则是完全不需要投注感情而能够实行公平法则的圈子."身内"与"仲间"两个圈子的高度转换性,是日本人交换关系与中国人的最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8.
中原地区的干亲关系研究———以西村为例尚会鹏本文通过对一个村落的调查认为,村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存在着三种类型,即亲属关系、非亲属关系和“虚拟亲属关系”。“认干亲”现象属于“虚拟亲属关系”之一种。它是将非亲属关系“亲缘化”的一种形式。认干亲又可分为三种...  相似文献   
19.
家元是日本特有的社会制度。从字面上理解,家元即“家之根本”。但这里的“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庭,而是专指有某种特殊技艺者的家庭或家族。家元是指那些在传统技艺领域里负责传承正统技艺、管理一个流派事务、发放有关该流派技艺许可证、处于本家地位的家庭或家族。以这样的家庭或家族为首,常常形成庞大的组织。 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家元组织主要存在于下述3个领域:  相似文献   
20.
印度教社会是由许多种姓集团构成的。每个种姓集团都自成一个封闭的世界,并都声称在种姓序列中有更高的地位。因此,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社会,种姓社会中各集团间的对立更显著。我们可以从种姓隔离、地位之争和种姓冲突三个层次来认识这种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