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屠凤娜 《理论界》2020,(1):49-55
智慧产业集信息、科技、智能和智慧于一身,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城市智慧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一些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基于此,要提升智慧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完善管理制度,协同产业链发展,推动智慧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12.
屠凤娜 《城市》2016,(1):23-27
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战略, 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也是实现京津冀区域优势互补、 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需要. 笔者阐述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概念的演进, 分析了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提出了推进冀产业协同发展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态城市的战略要素分析及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凤娜 《理论界》2012,(3):181-182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用认识论的视角全面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发展模式,用系统论的视角科学把握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要素,用方法论的视角构思生态城市规划与管理等策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它由认识体系、决策体系和保障体系三个部分组成。认识体系包括信息产业的定义与形成、内容与分类、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地位和作用;决策体系包括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思路、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保障体系亦即对策体系,包括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指导、战略机制、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15.
屠凤娜 《城市》2012,(2):64-66
天津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急需调整转型.因此,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培育和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服务型、消费型及环保型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经济内生增长,同时对推动天津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屠凤娜 《理论界》2013,(10):63-65
生态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舒适、健康、高效、便利,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设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从生态网络、绿道建设、土地利用模式等方面对生态基础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综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包括:单一的生态基础设施管理机构,强调规划先行,实现生态网络化和连通化,通过立法使保护和发展相结合,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跨区域大气污染严重,且污染现象与污染特征趋同,所以解决突破属地管理下的治理分权,针对污染传输的区域性特征,解决区域产能超载问题,应对区域复杂污染源问题,都亟需区域协同治理。为保证区域的空气质量,上海的世博会、广州的亚运会以及北京的奥运蓝,都是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总结这些成功的经验不仅可为今后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奠定基石,也可为进一步强化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理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屠凤娜 《城市》2016,(3):22-25
研究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创新资源与要素的优化整合,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产业迅猛发展,但其创新主体、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受到三地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转化率不高、协同创新度低等因素的制约.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形成动力机制、协调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层面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屠凤娜 《城市》2021,(1):3-10
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模式大致分为宏观战略规划模式、 项目化推进模式和联席会议的联动模式.当前,京津冀环境协同治理过程中面临行政分割化、 属地碎片化和市场失灵等问题,亟待充分发挥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和公众各环境治理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发展社会事业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遵循以民为先、统筹与协调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原则,努力提升社会事业的战略地位,加大物质投入,完善发展政策,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不断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