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清末社会变革中,袁世凯曾先后提出了乙未条陈、丁酉说帖、辛丑奏议等三个方案。作为清政府社会变革方案的主要设计者和重要实施者,他在政治方面积极推行司法改良,引领预备立宪;经济方面支持民间自由设立工厂,保护和奖励各种实业;军事方面编练新军;文化教育方面办新学,废科举;社会方面创设了巡警制。袁世凯之所以主张并实施变革,主要是出于中国传统士大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的政治抱负和对朝廷的忠心,以及他审时度势的能力和过人的胆识。  相似文献   
22.
皖系二号人物、段祺瑞的灵魂徐树铮与张勋复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徐树铮的所作所为为张勋复辟提供机会,到徐树铮设计引诱张勋复辟,再到徐树铮与段祺瑞高举共和旗帜粉碎张勋复辟的全过程,徐树铮都在其中起了重要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简称代表会和代表团,是辛亥革命时期独立各省都督府的一个联盟组织,虽然其存在时间较短(1911年11月15日——1912年1月28日),但它不仅担负了组织南京临时政府开创中华民国国基的历史重任,而且还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代理临时参议院,行使立法职权,所以它在辛亥革命史、中华民国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但以往人们似对其重视不够,无专文论述。拙文试从代表会的成立、代表会行使职权的过程、代表会拟定的重要文献、代表会通过的几个重要决议等方面,记述代表会活动的全过程,充分肯定其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深刻认识辛亥革命,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24.
晚清借债筑路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借债筑路活动是洋务求强活动的继续。借债筑路是清政府在国家处于半独立情况下的利用外资活动,在一无资金,二无人才和技术的情况下,依靠外国进行铁路建设,要保持完整的利权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借债筑路活动成效显著,初步筑成了中国国家铁路网络,促使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借债筑路的主要方面应该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25.
《夷氛闻记》的作者梁廷楠(1796~1861),广东顺德县人。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爱国士绅,先后被几任两广总督邓廷桢、林则徐、祁(土贡)、徐广缙等延入幕府,与林则徐的关系尤为密切。林则徐禁烟方案,抗英斗争策略的制定,他都起了很大作用。鸦片战争之后,他亲自领导了反英人入广州城的斗争,因反英人入城斗争的胜利,清廷赏其内阁中书,加侍读衔。他博学多才,先后撰写了《粤海关志》、《海国四说》、《夷氛闻记》等书,尤以《夷氛闻记》一书最为著名。 《夷氛闻记》共分五卷。记叙了鸦片战争的全过程。划分了战争的几个主要阶段,卷一战前,卷五战后,中间三卷述战争始末,而以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和清政府大规模用兵广东、江浙作为阶段划分的标界,这样分卷记叙,眉目既清,又比较科学,奠定了鸦片战争史基本框架的雏形。  相似文献   
26.
2006年11月4日-5日,河南省历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安阳师范学院召开。大会总结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工作,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阎照祥教授当选为会长。  相似文献   
27.
卢怀慎,唐朝滑州(今滑县)人,进士出身,历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御史台中丞、黄门侍郎、吏部尚书、同紫薇黄门平章事等。卢怀慎生活在武后~玄宗年间,经历了武后末期、中宗韦后、睿宗三朝的时局动乱,执政于政治清明的开元盛世。此间,他上言直谏,评论时政,力主改革吏治;举贤让能、秉公执法,抑权贵,有政声。特别是他虽贵为宰相,不恃权势,不营产业,不尚浮华,为官一生,死无留储的廉洁士风,素为士人敬重。  相似文献   
28.
在清末戊戌维新运动中,掌山东道监察御史宋伯鲁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宋伯鲁作为"言官",在民族危机刺激之下,时刻以救亡图存为己任,顺应时代潮流,组织创立"关学会",提出变革政治制度、改革科举制度、设立时务官报等建议,并与守旧官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使得戊戌变法的措施得以推行。他的维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他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思想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9.
《天坛宪法草案》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民国初年宪法起草委员会拟定的《天坛宪法草案》,历来评价甚低,有的还把它与北洋军阀制定的几部宪法混为一谈。我们认为,应该重新评价。《天坛宪草》是资产阶级为维护辛亥革命成果,防止野心家独裁专制,促使中国步人民主法制正途而作的艰苦努力,是对《临时约  相似文献   
30.
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掀起编练新军的热潮,地处西北一隅的新疆编练成暂编陆军第35协和伊犁混成协两支新式陆军。新疆新车编练过程中存在诸多的掣肘性因素,成军历程曲折繁杂。新疆编练新军成效显著,其内部机制展现其现代化特征,成为清末新军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新疆新军编练对于辛亥新疆时局影响至深且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