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2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本文论述了英语形容词的句型及形容词在英语句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22.
张卓 《国际公关》2023,(22):91-9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被算法影响的环境。算法除了辅助人们高效处理各种复杂情况,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可能会对人的权利、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恶劣影响。本文将已产生的算法问题按照算法至上、算法歧视、算法黑箱进行分类,并剖析各类算法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以期为我国算法治理领域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3.
马存孝  张卓 《民族学刊》2020,11(6):42-47, 159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汉族流动人口向西部民族地区流动,促进了地区间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业活动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动内容,从业分布情况和特点,反映出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往和融入程度。民族地区汉族流动人口从业分布,是汉族流动人口与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之间关系的折射,对于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Y县调研,了解汉族流动人口从业分布情况,深入分析汉族流动人口从业分布特点及其对民族关系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4.
25.
美国MBA教育概述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作者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亲身经历为基础 ,结合广泛的调查研究 ,概略地介绍了美国 MBA教育的学制、教学特点、教育思想、教学育人方法 ;从教育思想、教育管理体系、教育评价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6.
张卓 《学术交流》2008,(3):191-192
在当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已影响到世界每一角落,不同价值取向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和谐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
四大名著作为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是无数国人心中的圣典。正因为如此.也曾被各种艺术形式演绎,比如戏曲、音乐剧、影视作品甚至芭蕾舞剧等等。本文中我们重点探讨四大名著电视剧作品的创作.尤以李少红执导.目前正在热播且备受争议的央视版《红楼梦》为例,探讨基于古代名著的现代影视界之艰难演绎,分析成功与得失,总结演绎作品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8.
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多元文化语境中不断获得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逐步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关注和美国主流文学界的承认,开始进入美国主流文学史和文学选集。中美文化语境中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不断超越译介和一般性的评述。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华裔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成为华裔在学术研究界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挖掘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空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目前 ,民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文化经济的重要拉动者。加快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 ,是新世纪经济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吴园以它富有特色的运作方式 ,在创办以来近 2 0年的时间里 ,推进了吴文化的学术研究 ,推进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推进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 ,探索出了一条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办园、社会办园、市场办园的一整套经验和做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30.
美国华裔文学中华裔自我形象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卓 《学术交流》2006,(3):160-163
处于边缘弱势地位的美国华裔作家,借助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颠覆被美国主流文化“他者化”的华裔形象。然而,美国华裔作家在华裔自我形象的建构过程中,不仅将美国主流霸权文化“他者化”,而且在主观上区别华裔文化与中国文化。这种对中国文化的矛盾态度表明,美国华裔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改造,目的不在于承传中国文化,而旨在建构华裔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形象,在“东方主义”的裂缝中为华裔开拓出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