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1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卫生教育是要培养人民的强健力。晏阳初在定县推行的卫生教育实验,是真正的中国式乡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开端,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当时实验的情境和范围。  相似文献   
92.
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留下了大量的个案工作经验,成为我们今天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道路的有益指南。  相似文献   
93.
"马甸会议"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社会工作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是我国现代社会工作的起步.自1987年"马甸会议"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当然,也依旧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比如学科地位尚未确立等.因此,在"马甸会议"召开三十周年之际,重新反思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重新挖掘专业内省和专业自觉,是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学科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4.
金陵大学的前身是1888年在南京成立的汇文书院,书院设博物馆(文理科)、医学馆(医科)和神道馆(神学科),1890年设成美馆为中学部。1907年,美国基督会于1891年创立的基督书院和美国长老会于1894年创立的益智书院合并为宏育书院。1910年,宏育书院并入汇文书院,成立私立金陵大学。金陵大学社会学系创办于1931年,隶属于文学院,柯象峰为系主任。  相似文献   
95.
96.
在社会工作的整个学科体系建设中,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要从把握"一二三四五"入手,即一个基点:社会工作本土化,两条线索:教育线索、实务线索,三个特征:教育先行、社区为主、自上而下,四个阶段:引入阶段、发展阶段、蛰伏阶段、重建阶段,五个领域:社会工作实践史、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史、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史、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史、社会工作研究史.  相似文献   
97.
医院社会工作是民国时期发展得最好也是最为成熟的社会工作实务类型。成立于1921年的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是国内最早实现建制化的社会服务机构,而且为其他医院培养了大批社会工作人员,如济南齐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重庆仁济医院、上海仁济医院等。宋思明是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资深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98.
中国的社会保险立法自从国外引进以后,经历了两个互不相续的历史阶段,前一个阶段是民国时期的社会保险立法,其最高成果是1947年公布的《社会保险法原则》;后一个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保险立法,其最高成果是2010年公布的《社会保险法》。  相似文献   
99.
中国社会工作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专业社会工作,另一个是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分别对应着中西方社会的传统特质,即乡土社会与工业文明,这是探讨中国社会工作历史起源问题的两分法.扶贫济困成为政府责任,是社会工作兴起的最基本标志.根据这样的概念界定,可以把本土社会工作的起点前移到宋代,如此就可以进行中西方社会工作历史起源问题的对照、比较,形成一条关于中国社会工作起源和发展的完整线索.  相似文献   
100.
1917年1月,这个看上去平淡无奇的月份,实际上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三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蔡元培、陈独秀都在这个月份登场,而“文学革命”的号角也在这个月吹响。文化和思想上的变革虽属潜移默化的性质,不似政治运动那般剧烈,却于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