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日本学者中对屈原及楚辞持怀疑或否定论的有各种说法,这些说法客观上大多不符合中国的历史与文学史的事实,其观点和论述或存在明显漏洞、或难以自圆其说、或谬误自见,虽然他们中有些学者的治学方法或部分见解还能给中国学者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32.
林庚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楚辞学专家,他毕生与楚辞结缘,从20世纪50年代出版《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到80年代《天问论笺》问世,楚辞可以说陪伴了他半个多世纪,他的这两部著作凝结了数十年心血,是他潜心探索研究的结晶。  相似文献   
33.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叶半个世纪中,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历史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撞,产生了“中体西用”论、洋务派、维新派等一系列文化思潮与流派,兴起了翻译的高潮,这个结果,引发了中国文学的变革──开始了与外来文学的冲突、交往与融合,使中国文学史自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半个世纪的社会历史变化是文学变革的前提与条件.  相似文献   
34.
屈原在他的叙事性抒情长诗《离骚》中,以大段篇幅写到了他离开人间远游天国的幻想情景:在向重华陈辞后,他踏上了“往观乎四荒”的征程——“驷王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开始向天国进发,早晨从苍梧出发,傍晚到达昆仑山的县圃,于神灵境界之门的灵琐稍事停留后,再继续行程;在天国境界内,他任情驱遣:“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  相似文献   
35.
生活在中国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由于社会条件的恶劣与个人生世经历的坎坷,在创作中鲜明地表现了“回归自然’的倾向与心声。最能体现诗人向往自然、力图“回归自然”的诗作是阳国田居》,其中写道:一少无适俗韵,住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乌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在诗中明确表白了自己本性即爱自然(丘山),自幼无“适俗”之念,只是由于外界因素而误落”尘网”,而今导官复返故居,如乌儿逃脱”樊笼”,深感”复得返自然”后的愉悦与欣慰。这说明,诗人向往…  相似文献   
36.
20世纪80年代初至世纪末约20年左右的时间,是中国赋学史上赋学研究的高峰期和多产期.这一时期,因着改革开放的社会和时代因素,赋学研究呈现出了学者不断涌现、成果丰硕喜人的景象,赋在文学史研究领域也开始和其他文体一样,被置于相当的地位,予以尽可能客观的研究,且这种研究是在传统赋学基础上展开进行的,因而更趋于科学化和理性化.  相似文献   
37.
从日本早期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背景,可以明了中日间的文化渊源,也可以窥见日本在20世纪前及20世纪初的楚辞研究状况.虽然日本早期的楚辞研究尚在初级阶段,成果本身并不显著,但我们已能从中窥见其大致的研究风格与特征,可资中国学者了解参考.  相似文献   
38.
比较文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它起步较晚,但具体涉足比较文学的历史,却可追溯至千年以上。早在西汉时代(甚至更早),史书上已有关于跨国度、跨民族的文化史料与神话传说方面比较的记载;之后,  相似文献   
39.
屈原作品(简称屈骚)问世以后,影响所至,不仅同时代的宋玉、唐勒、景差等相率模仿,创作出一批骚体诗,使其与屈骚一起被后世统称为“楚辞”,而且这种影响波及两汉,使两汉文坛辞赋风靡。这里,在追溯和探讨屈骚对汉代文学影响时,人们往往比较注意赋的产生与兴盛,却忽略了汉代诗坛上曾经一度兴盛的文人诗——极度模拟屈骚而生的拟骚诗。一方面,两汉文坛上诗歌创作是不景气的,除了乐府民歌外,文人诗无论数量与质量均不甚高,这同文人们由于社会因素影响而大量创制赋有密切关系;另方面,我们必须看到,拟骚诗的创作并不寂寞,至少从现存资料可知,当时一批较有影响的文人大多都有作品问世,计如:贾谊《惜誓》、淮南子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王  相似文献   
40.
对美藉华裔学者陈世骧的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可以立足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陈世骧通过中西文学尤其是诗歌传统的比较,认为中国文学乃是抒情传统,它迥异于西方的叙事传统;微观方面,陈世骧对中西诗论中的字词作了深入的辨析比较,俾助于人们认识中西诗学概念在文字表达上的异同。陈世骧的中西诗学研究,实际上并非宏微观绝然分割,而是两者有机地互为融合。通过剖析陈世骧的论著,能使读者充分认识中国诗学的抒情传统特色和中西诗学概念在文字上的异同表述,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诗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