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7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91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1.
如果说自然法思想奠定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基石,那么,以庞德为代表的法社会学则为美国经济立法的勃兴准备了丰厚的养料,而经济立法又成为政府干预经济、进行宏观经济控制的有效手段。考察一下法律在美国政府干预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无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19世纪末,美国摆脱农业国的框架,迅速向工业社会迈进.190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30%,跃居世界第一.垄断组织迅速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以个人本位为中心的自然法学说,以普通法为基础的传统判例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工业生活的要求.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以…  相似文献   
92.
王永战 《社科纵横》2007,(9):128-129
卡西尔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他不断的文化创造活动。语言、神话等各种文化符号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人自身发展和进步的表现。人也只有在不断的文化创造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相似文献   
93.
工资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如何把工资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工作人员的报酬与其实际贡献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工资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仅以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为例,对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津贴发放问题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4.
幽默交际是指在日常交际或答记者问中,对一些不能直接回答的问题必须用语义不明确、变通性较强、模棱两可的措辞、幽默性的语言给对方以非实质性的回答,最终达到自己说话的目的,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95.
《管子》“至善不战,其次一之”的军事谋略战化军《管子》一书极为重视战争,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战争的重要性,认为“君之所以卑尊,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故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不可废也”;(《参患》)另一方面又强调战争的危害性,认为“夫...  相似文献   
96.
“民族气节”一词在我们评价各民族历史人物时是很常用的。然而什么是民族气节,则未见人做专门论述。本文旨就民族气节的含义进行尝试性的剖析。 要弄清民族气节的含义,关键在于弄清“气节”一词的来龙去脉。“气节”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汲郑列传》,说汲黯“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在这里“气节”是指秉性刚直,  相似文献   
97.
98.
孟子的养气说,在养生的同时引入了价值观念,珍惜生命的同时更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倡导儒家道德认知的同时积极道德践履,不仅对变化气质提高人生境界意义重大,而且对养生本身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9.
本文阐述了庭诉举证的概念和类型 ;分析了庭诉举证的顺序编排 ;归纳了庭诉讯问的方法和技巧 ;肯定了公诉人对书面供证的采信权、取舍权和独立使用权 ;提出了庭诉举证规范化的若干表述要求  相似文献   
100.
一种特殊的通假字--兼论通假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家皆认为通假是古书中音同或音近的字之间的临时借用,但是笔者在阅读古籍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通假字并非临时的,而是具有长期性、永久性的特征。因此认为通假的定义需要进一步完善,通假的划分不应当依据时间而应该依据读音和意义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