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32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287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665篇
社会学   87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人类文明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文明的视角来解读和审视科学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对20世纪人类社会各种发展理念的整合和超越,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崭新结晶;科学发展观高度契合人类发展的终极诉求,深谙人类文明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科学发展观将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对既有理论的回顾,从个人投资选择与金融制度、金融产品的内在联系分析入手,对个人的储蓄动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进行金融投资选择实际上就是与社会其他个体达成一种全社会的动态利益均衡,其最终目的是保证个人利益不损耗和一定程度的增值.储蓄作为个人初级的、低风险的投资方式,个人投资选择目的是保证生存的可持续性、个人资产需求的合理配置以及个人社会位置的稳定和向上迁移.巴曙松博士指出,金融技术也是生产力.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中国金融技术滞后的负面影响远大于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的影响.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了解个人储蓄动机的目的,是向金融产品的设计者和供给者提供一种参考,使未来的金融产品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满足个人的金融需求,提升金融业的服务层面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金融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相似文献   
23.
司马迁的心理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用司马迁自己选用的史实来论证司马迁的心理障碍,以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评史遗下的错案,贬抑了李广畏罪自杀、李陵投降,为有功于国的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张目。  相似文献   
24.
25.
可用性是指特定的用户在特定环境下使用产品并达到特定目标的效力、效率和满意的程度。在人机界面设计中,可用性一方面是指信息构架对用户的适用性,是基于信息编辑的手段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信息显示的功效性,是基于视知觉与情感需要的合适程度,其目的就是要实现柔顺的人机信息交互。文章运用认知心理学和艺术设计学及信息学等知识交叉,集中对...  相似文献   
26.
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说明世界各国不论信仰、制度、发展条件、发展程度如何不同,但在关心共同存在的这一个星球的大方向上还是求同存异了。人类文化的迅速融合,人类的根本利益逐渐靠拢,地域可以划分,海洋、天空却是共同的,南极冰山,热带雨林,是人类生命的根基。保护环境也即是保护人类自己。发展是人类的发展,如果因发展而损害了环境,那么发展就变成了灾难。 本文想借中国古代现成的无为齐物理论和现成的桃源实践加以探讨,使人们认识到关于环境和发展的讨论是历史上一直关注的老问题。庄子继承老子的无为亦即顺应自然的思想,以他大鹏展翅九万里的襟怀提出了平衡发展的《齐物论》,而桃源也不应只看成是一个乌托邦,它作为一个社会平衡发展的参照物,也有重新审视的价值在。 《齐物论》是庄周代表作之一,《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这两篇文章至今尚不知发表的确切年代,但却知道庄子去世的年代离陶氏降生的年代其间相差六百余年(公元前286年——公元365  相似文献   
27.
清末的教育立法是清末教育改革、新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改革旧的封建教育制度、建立近代教育制度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既可填补法律史、教育史研究的空白,又可对今天的教育改革、教育立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考察古代农业 ,首先要接触到的便是农业生产工具。耒耜是最古老的生产工具 ,它类似于现在的锹。耒耜可以用作耕地翻土 ,但上古时用于耕种的工具绝不是类似于锹之类的耒耜 ,而是用牲畜拉的木犁。只有使用木犁 ,才能进行大面积的耕作 ,史书上的许多记载才能得以解释。所以耜和犁都是中国古代农具 ,但作用不一 ,耜主挖 ,犁主趟 ,犁铧趟地是从耒耜挖地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29.
30.
展望儒学的未来前景必须正视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进入了最后的十年,儒学在21世纪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整个20世纪,儒学的现代命运始终是中国思想界最为困扰的问题之一。一次又一次文化论争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一讨论还会继续下去。作为参与者我们总是希望得出的结论越来越接近于真理,接近于客观进程的实际,逐渐在学人中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