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易显飞  沈康  阳立高 《创新》2021,15(3):64-74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每次科技革命都对其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智能革命也不例外.在智能革命的影响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社会生产力大幅上升、生产关系发生微调、上层建筑方面也做出相应调整等新变化.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智能革命为进一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创造了客观条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继而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来看,快速发展的智能革命为进一步走向共产主义提供了物质条件;从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角度来看,智能革命对克服这种异化,为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正在发生的智能革命,对当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同样产生影响,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性提升提供了全新的科技动力.  相似文献   
52.
人工智能研究实践中形成了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三大流派.符号主义认为智能是基于逻辑规则的符号操作;联结主义认为智能是脑神经元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行为主义认为智能是通过感知外界环境做出相应的行为.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三者的理论之间既有分歧也有相通点.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关系而言,人工智能实实在在地延展了人类认知.从技术的悲观派与乐观派对比视角而言,对人工智能的技术悲观主义态度虽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仍略显过早,且在某种程度上会迟滞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从三大流派的特质差异性而言,各流派的融合发展是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唯有如此,人工智能才能在"身体—心智—世界"的交织关系中,实现对人类心智进行整体性关系框架的模拟.  相似文献   
53.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科学技术作为知识体系,分别并且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二是以世界的形成过程和构成作为科学技术分类的客观原则,在人从事的所有横向活动中,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三者“同时存在”与“同时变化”;三是全面科学技术纵向发展中的“不同阶段”之间形成反馈环节;四是科学技术整体发展呈现为“动—静—动”的无限序列。领会并落实马克思的“全面科学技术观”,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战略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4.
在哲学史上,对“人机关系”的思考亘古有之。“传统人机关系”是指“手工工具”“近代机器”两个阶段的人机关系,可概括为“机械式”“有机式”“分离式”三种关系。“机械式”人机关系总体上固然具有唯物主义特点,但是却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怪圈。“有机式”的人机关系论述纷繁复杂,其中恩格斯的阐发最具科学性,克服了以往唯心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的人机关系论述弊端。“分离式”的人机关系论述以马克思为代表,触及机器“异化”人的本质问题,体现了人与机器的残酷对立与非人性化分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传统人机关系进行把握,有助于破除关于“人机关系”哲学理解上的思想“迷雾”,引导构建智能技术革命背景下和谐的新型“人机关系”。  相似文献   
55.
"人"属于哲学关注的中心,在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人为本"的解读既存在一定的共性,也表现出诠释的差异性.时空差异、哲学前提、理论框架及价值取向的异质性是不同哲学流派对"以人为本"给出不同答案的成因.总体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以人为本"是对以往相关理论的"扬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内在的对接与统一.  相似文献   
56.
区块链技术作为近年来信息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金融科技的底层支持技术,它将会成为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区块链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社会影响、人文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哲学或社会学层面的反思.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过程与结果的非线性特征愈来愈明显,引发了学界对该技术价值可控性与不可控性这一内在矛盾的深刻反思.总体上,区块链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体系的新生事物,需要合理的价值规范,在一定的价值框架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7.
现代生物技术风险是总体国家安全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现代生物技术风险治理提供了价值目标与方法论前提。现代生物技术带来国家层面的风险主要有生物产业依赖、社会伦理失衡、生态破坏、军事威胁等。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垄断、现代生物技术滥用、生态风险监管不到位、西方国家谋求生物技术霸权等方面。针对其风险,应从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构建现代生物技术使用伦理审查制度、完善现代生物技术风险治理体系、建设生物战剂综合防御体系等方面构建治理及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58.
当今社会被技术引起的问题所困扰,主要表现在技术引发的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危机。解决技术社会的现实问题单纯依靠技术本身来完成是不可能实现的,它会陷入寻找答案的"死循环"。通过对技术社会问题进行文化溯因和文化分析,可找到一条合理而有效地解决技术社会问题的文化路径。具体实现的文化径路包括:对技术进行生态化引导与改进;加强对技术的伦理控制力度;倡导正确的技术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59.
科学发展观及其发展价值取向的协调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发展观是“物本主义”的发展观,它把人的价值归结为物的价值,从而导致发展的价值理性的缺失及发展目的与手段的倒置,产生了发展的诸多价值困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一致,体现了价值理性至上的终极关怀原则,也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价值理性的缺失的积极回应。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出发,要走出发展的价值困境,克服发展的价值悖论,出路就在于实现发展价值取向的协调与整合。  相似文献   
60.
技术创新是蕴涵着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的实践活动,不同历史阶段,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特征各异,并遵循一定的历史演变轨迹.在经济价值向度,各个时代的技术创新都追求创新的经济价值,但经济价值的实质、地位在不同时代又各异.在生态价值向度,技术创新经历了(朴素的)生态价值取向-(基本)无生态价值取向-生态价值取向这--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人文价值向度,技术创新也经历了(朴素的)人文价值取向--(基本)缺乏人文价值取向--人文价值取向这--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创新的异质价值取向之间的协调程度不一.只有在异质价值取向之间形成相互规范、相互制约的关系,方可实现技术创新的"真"、"善"、"美"之间的内在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