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和谐社会观无疑将成为21世纪重大的思想成就。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看,任何社会观的道德旨趣都至少包含道德基础、道德取向和道德保障等三个层面。和谐社会观的道德基础是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观的道德取向,实施和谐社会观的道德保障要依靠国家权威。  相似文献   
12.
从学科的性质看,知性思维(理性)或社会学的视界理解"社会",是源于知性思维的方法论和渴望解决现实问题的责任意识,并不是哲学的论域。我们认为,社会学的方法是工具理性的方法,它无法解释价值性的哲学困难,因此,把握"社会"的哲学意蕴,也就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旨趣和现实关怀。从哲学的视角看,社会之所以是社会哲学的逻辑起点,是因为,社会不仅是一个内置了价值判断的主词,而且是区别于个人和国家的本体范畴,是具有生命特质的独立实存。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的伟大绝不仅仅在于其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更在于它蕴含了未来的社会建设逻辑。如果说《资本论》既属于一部哲学著作又属于一部经济学著作,那是因为《资本论》既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又阐明了资本主义如何灭亡。《资本论》的这一写作特性表明,《资本论》还应该属于社会哲学著作的范畴。因为《资本论》所阐释的不仅是一种具有批判性质的学说,而且还是一种蕴含着以建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为己任的学说,即《资本论》批判资本主义体制不是最终目标,构筑共产主义体制才是它的终极追求。按照社会哲学的学科原则理解,《资本论》中的资本逻辑批判不只是包含抽象性质的宏大叙事式的社会批判,而且还包含有社会实践中存在着有比资本主义体制更为合理的社会形式的思想意蕴,而表征这一思想意蕴的社会哲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就应该被称为马克思的社会建设逻辑。  相似文献   
14.
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能否大众化,重要的不仅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本身,而更在于"现实"存在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前提,即研究者是否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之上.当今时代,国内外任何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不论"真实"的世界观前提如何,都只能扛起人民利益的旗帜,所以,区分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真实世界观前提就成了当今时代的重要哲学课题.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得表征马克思哲学的唯物史观得以问世,那么马克思晚年用唯物史观的思维方式审视现代化道路,就是对现代化道路本质的准确把握。马克思晚年用唯物史观对现代化道路实现的条件进行历史性分析,在批判传统现代化道路“唯一性”理论的同时,也表征了现代化道路本身应该是一种可选择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研究对从前思索的“猴体解剖方法”的运用,既将前资本主义社会研究正式纳入唯物史观的研究视域,又通过对私有制、资本主义国家起源问题等的回答,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化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可能。通过对古代社会氏族制度、西欧主要民族国家和俄国发展道路的个案分析,马克思晚年唯物史观在明确各民族和各国家之间社会发展道路存在差异性的同时,也论证了“另一种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社会政策就是合乎其本质和功能的社会政策.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仅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待社会政策,这时的社会政策理念是片面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以来,尤其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突出社会建设和社会政策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在社会政策的对象、目标、模式、地位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我国当前的社会政策,虽然不都是科学合理的,但已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正在走向科学的社会政策时代.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中国时代精神必须被哲学所表征。出场学就是以表征当代中国时代精神而产生的哲学形式。承认研究"范式"的多样性是"出场学"存在的基本前提,或者说,没有范式思维,就没有出场学存在的合法性。而出场学之所以能够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前提,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是一种以解决马克思哲学在某些状态下的"缺场"问题为背景、以构筑与当代中国历史语境相适应的哲学研究范式为目标的哲学研究体系。出场学存在的最为重要意义在于,它以解决社会实践问题为主旨,试图在理论思维上实现对现实生活世界问题的"在场"超越。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方法论视域,恩格斯独立发现唯物史观的认知逻辑历程与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历程极为相似。恩格斯在《莱茵报》上发表了许多社评文章,这些社评的主要方法论原则之一就是"从实践观点出发"的"哲学反思性思维",而这离不开作为《莱茵报》编辑和主编的马克思的关注。这一时期恩格斯与马克思开始交往。恩格斯撰写的《国民经济学批判》使用了"社会发展问题"抽象认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进一步引起了马克思的关注。这一时期恩格斯与马克思的交往走向深化。恩格斯撰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使用了"现实生活世界"反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分析方法。该著作写作期间两人交往频繁,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谊由此真正开启。作为方法论的唯物史观,是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发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