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安贫乐道”历来被遵崇为传统美德,孔子的弟子如颜渊、原宪都因此而称为贤者。在贫与道的关系上,确有不少有志之士不图安逸,不求富达,安于贫困,致力于道,矢志不移,志行高洁,是可称赞的。但因此认为乐道必须安贫,求富必然无道,却也并无道理。在孔子的著名弟子中,子贡的德识才学都是可称道的,而其名之所以不彰。就与后儒认为他不  相似文献   
12.
<正>年终岁首,各单位都在着手进行一年一度的工作总结。但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年底写总结向上呈报时,虚报数字,夸大成绩,遮丑扬美,具体表现在:一是年年唱老  相似文献   
13.
一位老领导在总结几十年的工作时说:"留下高楼大厦是政绩,留下好的作风也是政绩。"这句话听来颇令人深思。好作风的形成是一个慢功夫,是一个基础性工作。要留下好的作风,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荣誉的考验,就要有宽广的胸怀。  相似文献   
14.
康侯也叫司土,是周初重要铜器。相传出土于河南省浚县辛村,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其铭文记载了成王命周公东征平定武庚等人叛乱及分封康叔卫的史事,直接涉及到周初三监人物等重要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古文字研究》第九辑发表了《释康侯》一文(以下能称《释》)。对铭文作了进步匡释,提出了新的见解,读后颇受启发。至于《释》文中论及的司土(徒)身份,我们有不同看法,这里作以补充讨论,谬误不逮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都城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政治、军事、宗教、经济、文化中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典型集中所在,是历史横断面文明的缩影。因此,古都研究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商代也是如此,商代都城的屡迁、发展,构成了商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代都城的特点直接反映了商代社会的许多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殷人尚白”问题试证朱桢一、“殷人尚白”的文献记载及过去的研究古代文献中有所谓“殷人尚白”的记载,如《礼记·檀弓上》: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马原,牲用。《礼记...  相似文献   
17.
董作宾先生在其《大龟四版考释》一文中,确定甲骨卜辞中干支之下、贞字以上的一字是人名,叫做“贞人”。从而建立了“贞人说”。这为甲骨文断代研究找到了另一可靠、简便的新线索,对甲骨学以及殷商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对其“贞人即是史官”的观点,本人不敢苟同,认为有探讨之必要。 董老认为卜辞就是“三千年前史官所亲手书写的文字”。自此之后,对卜辞为贞人即  相似文献   
18.
书法的起始年代,可以根据现有的考古材料和文字学研究的成果,合理地推出它的相对年代来。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代的书法艺术理论朱桢追溯书法理论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理论,是形成于书法艺术独立、自觉并发展到顶峰的魏晋时代。此前的历史阶段都没有这一时期所具备的那种种条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理论的出现,也是书法艺术自觉的一种标志。魏...  相似文献   
20.
中国著名的甲骨学家王宇信先生于 2 0 0 2年 3月 1日 ,在东洋文库 (东京 )进行了演讲。他回顾了迄今为止甲骨学的研究状况 ,特别强调了其在1 978年以后的显著发展 ,以下 ,就其演讲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一、甲骨学百年———回顾与展望中国甲骨研究的历史大体可以新中国成立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大时期。而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甲骨研究 ,又可划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甲骨被盗掘而流散于世的时期 ;后一阶段则是从 1 92 8年开始 ,国民党政权中央研究院在安阳进行考古发掘时期。而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甲骨研究也可以《甲骨文合集》(全十三册 )为分界线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