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结合敦煌遗书与相关藏经的记载,对变文讲唱音声符号标志之一的“上下”进行重新考释,可知它的含义源于佛教音乐的打击乐和管弦乐,“上下”与“吟”、“古吟”合用时,表示的是声乐与器乐的相配。  相似文献   
22.
最近.我们到江西省的部分地、市、县对民政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制约和阻碍民政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管理体制不顺一是体现在人事制度上。现行的体制是,事情由民政部门从上到下垂直管,人员由当地政府配.调进调出无需征求民政部门的意见。有的县民政局长年年换,有的县把其他部门退居二线的局长放到民政部门当调研员,县局编带一搬在13人左右,调研员就有3—4人。特别是乡、镇民政助理员,有的  相似文献   
23.
李小荣 《东南学术》2023,(2):191-207+248
书堂生活是北宋至晚清近千年古典诗词创作的常见题材之一,其中最具思想特色和审美意蕴的主题是书堂静坐。从空间诗学分析这类作品,其创作意识主要包括四大层面:一是物理空间的经营位置;二是心理空间的情志寄托和义理感悟;三是社交空间的同气相求;四是文化空间虚拟身份和道统学统的认同。该类作品虽然以空间诗学为主轴,却常以空时同体为目标,而目标建构的主要途径则是静观、静听和鼻观。  相似文献   
24.
印度佛教经历漫长流播之后,目前最重要的是三大派别:即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而这三大派别,在中国都有良好的发展。相对说来,汉传佛教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更大些,研习者也最多。其中,那些文学性强的汉译佛典,如《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等,最受世人欢迎,  相似文献   
25.
关于韩愈《师说》的思想来源,以往的研究大都谓之与先秦以来的儒家密切相关。其实,通过与相关道教经典的比较,便不难发现它的某些重要观点与道教的关系更为密切。究其成因,则与当时道教文化的巨大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6.
试论变文的消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有唐一代的变文讲唱蔚为大观。但自北宋后有关的记载少之又少且语焉不详。这是否就是说它在北宋就消亡了呢?研究中国俗文学并给变文定名的郑振锋先生是这样说的:“后来也因为僧侣们愈说愈野,离开宗教的劝诱目的太远,便招来一般士大夫乃至执政者们的妒视,到了宋代(真宗)变文的讲唱,便在一道禁令之下被根本的扑灭了。”①此说一出,几成定论,许多有关敦煌文学的论著都沿袭之。②但事实上,郑先生一未给出根据,二无具体论证,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重新检讨。一、变文消亡的时间在宋代较早提到俗讲变文的是张齐贤的《洛阳…  相似文献   
2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传统的后勤保障方式已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就民政机关来看,后勤保障与事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一是事业发展壮大与资金不足的矛盾;二是传统保障体制与当前保障任务不协调的矛盾;三是保障要求高与保障水平低的矛盾。如何适应发展了的形势,妥善解决矛盾,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一、用好政策,发展经济,打牢后勤保障工作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8.
六朝的变文发展至唐代 ,呈现出新的面貌 ,即有了俗讲与转变。本文对变文的内涵、演播方式及衍变转化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IT行业作为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热门行业之一,企业对IT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IT人才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又如何评价IT人才素质?本文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对IT人才素质进行综合分析与客观评价,有利于企业对IT人才的管理与使用.  相似文献   
30.
国际国内学界对谢灵运山水诗创作与佛教关系已经进行了较多的探讨,这些探讨大都重视的是谢客山水作品中佛教思想内容的表现,而对影响的具体途径,如意象选择、意境建构等则语焉不详,表现出宏观把握多于微观分析的趋向。本文为微观研究方面的尝试。文章认为,观想念佛是净土宗最重要的修行方式之一,而作为有着虔诚的净土信仰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其在山水文学的创作中,对相关山水意象的选择及意境的构建,皆受到了净土观想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