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认为,殷海光突破了早期西化派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历史局限,能够以更为理智、平实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中国文化,在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中首次尝试确立了一个既超越全盘西化派和极端保守派两极对立的思维格局,又在一定的意义上力图超越“中体西用”等调和论调的中国文化观,成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西化派中国文化观发展演进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不足之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具有“理智一层论”的价值取向,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依然缺乏内在的体认和完整的了解  相似文献   
32.
儒学在现代世界的败落与凋零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现代命运却不能完全遮蔽儒学所曾经拥有过的辉煌。正如日本东京大学岛田虔次教授和美国哈佛大学华裔学者杜维明教授等一再指出的,儒学在历史上不仅曾经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而且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东亚文明的体现。因此,作为既具有独异特质又具有悠久历史的人类文化主流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33.
刘述先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第三代新儒家中,刘述先的特点是从不隐饰自己在“生命情调的抉择”中对儒家的钟爱,并几十年如一日在哲学的田野上辛勤耕耘,孜孜于以心性之学为核心的儒家哲学之现代重建。“意义哲学”的探索正是他数十年心血的结晶。  相似文献   
34.
新儒学与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翔海 《求是学刊》2001,28(2):19-23
如所周知 ,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是以向西方学习为历史起点的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典型地代表了进入统一的“世界历史”以来早期“先进的中国人”被迫开启近现代化历程的理性自觉。作为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成熟形态与主要代表 ,现代新儒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一起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界鼎足而立的三大现代思潮。在基本的理论旨趣上 ,新儒家是主张中国文化现代化的 ,在强调向西方学习、吸纳以科学民主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之优长方面 ,新儒家与其直接的理论对立面———西化派之间也在相当的程度上保持了一致性。但是 ,由于…  相似文献   
35.
“亚洲价值观”与儒家思想之间在基本价值取向上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亚洲价值观”的兴起,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经过现代转化之后的儒家思想所可能具有的当代意义:第一,儒家思想所突显的“关系本位”的伦理规范,为纠正极端个人主义的偏颇以成就更为合理的人际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二,儒家思想奠定在“和而不同”价值取向之上的和谐化辩证法,可以为“欧洲价值观”与“亚洲价值观”两大价值系统达成良性互动提供富有活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36.
从什么角度、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之中是否还有内在生命力,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一直是近代以来受到多方关注而又见仁见智的焦点问题。西化派专注于文化的时代性来看待中西文化,将中西文化的差别归结为时代性的不同,从而得出了中国文化早就已经死亡的结论。文化保守主义者注重挺立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性,坚心要为中国文化的现代生命力做见证,但也存在着根本不承认中国现代文化是整体的"中国文化"之组成部分的问题。"马魂中体西用"论指明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文化生命整体",明确肯定这一"文化生命整体"在今天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从一个侧面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7.
儒家伦理与东亚现代化李翔海一近几十年来,“儒家伦理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垒:一种观点认为,儒学是一种与现代化逆向的精神力量,有人甚至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把儒学看作是“封建遗毒。”这种观点可以溯源到马克斯·...  相似文献   
38.
论儒学现代转型的两条基本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型表现出了两条基本的路径:第一,突显儒家思想的超越性意义;第二,强调儒家思想切入并导引当代社会人生的现实性功能。前者在强调儒家思想的宗教性上得到了集中体现。这又可区分为在外在形式上力图将儒学改造成为某种制度化的宗教和注重从内在精神上阐发儒家义理的宗教性特质两个方面。后者在现代新儒家力图涵摄科学理性精神以"内圣开出新外王"的理论努力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儒学的现代转化之所以呈现出上述两条基本的路向,既是由于儒家价值系统确实具有"超越"与"内在"两个向度的基本功能,也代表了儒家立足于自身的思想传统面对现代中国之时代问题的挑激而做出的回应。  相似文献   
39.
现代新儒学相承传统儒学"即哲学即宗教"的特质,面对在儒学中安顿科学理性精神的时代课题,力图将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于心性之"一本",作为其基本的义理归趋.这代表了儒学在现代社会谋求新开展所必有的一次历史性转进.新儒学虽然没能真正实现三者的内在统一,但它从一个侧面对于宗教、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中国式的解读方式,直接关涉到了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相对主义盛行的时代,新儒家的有关理论取向与西方后现代主义一起构成了两种正相反对的基本选择,将有可能为人类寻求更健康、合理的存在方式提供某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0.
论后现代主义的两个基本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究竟应当怎样认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论特质?这是一个在当下理论界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认为,"自由"与"虚无"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两个基本维度,两者之间的交织不仅鲜明地表征了后现代主义本身的复杂性,而且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西方当代文化的成就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