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菲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1,(3)
从藏彝走廊嘉绒跳锅庄的田野个案出发,解读其背后所隐含的神圣世界图式,探讨古老无文字族群嘉绒如何通过身体表述实践来表达和形塑他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进而揭示嘉绒传统文化表述系统的内部构成与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尝试为"族群表述"概念给出一种可能性的界定,以推动文学人类学研究对人类文化表述行为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2.
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旅游发展的历程、特征和趋势的基础上,将“旅游中国”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突破将“旅游”与“社会”视为两个独立并行领域的二元思维,可对中国旅游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嵌交织的复杂图景展开更具整体性、整合性和历史深度的刻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旅游发展“黄金十年”的社会效应已远远溢出其经济产业属性:对内,旅游是体现人民主体性、创建和美家园、塑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旅游即社会生活,进而在中国多区域、多民族、多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下,通过构筑互动交流的旅游“融空间”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通过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旅游外交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在全球互动中推进文明互鉴,增进文化自信。旅游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话世界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73.
仡佬族“酬恩了愿”仪式中的“偷宝”与“缴宝”,是其表达祈子诉求、偿还龙神恩情的习俗与仪式。仪式之物“龙宝”作为贯穿其中的重要物品,具有三重所指——龙珠、灯球与口宝。物的三义揭示了仡佬族祈子仪式的象征意涵,也拉近了仡佬族“以宝喻子”和“偷宝祈子”的现实可能。文章基于石阡仡佬族“酬恩了愿”祈子仪式的田野个案,通过探究该仪式与物的象征系统,勾勒该族群书写民俗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揭示其文化表述的历史记忆与集体观念的地方性实践,从而在仪式中窥探仡佬族的社区情感以及道德的在场与作用。 相似文献
74.
李菲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0-36
以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地方信仰的历史结构与日常生活实践为田野对象,尤其关注其较为独特的可罕祭祀现象。由此考察一个黄土高原村落多族群、多历史、多信仰交织对话的动态过程,以及在特定社会情境中,这种独特的地方信仰结构如何折射出当地人对于黄土高原族群互动历史的集体记忆、地方叙事与主体认知的实践策略。张壁村个案的讨论将有助于促进黄土文明多元交融与文化认同议题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及其合理利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结论认为: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我国的相关法律已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进行了界定,但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概念内涵与分类仍在动态变化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目标谨慎界定。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属性,旅游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异类环境,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身发展过程必然会面临的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或者被旅游利用,本质上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调适自己与环境关系的问题。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多样,不同类型及其所处的环境不同,其存续的方式和功能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情境与场景抉择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76.
77.
李菲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6):78-84
"遗产"与"历史"都具有鲜明的时间属性,都与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关联。当遗产不再被视为一种现成之物,而被理解为一种与人们对过去的表述和回忆相关的动态过程时,遗产就为理解历史提供了新的可能。一方面历史(过去的事件和行为)是遗产表述的基本内容,是遗产存在和延续的基本框架,也是人们理解、认知遗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今天的遗产运动作为在当下表述过去的一种新实践类型,既是对过去历史记忆的选择与重构,又具有"制造历史"的内在特征。 相似文献
78.
李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4)
以藏彝走廊无文字族群嘉绒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跳锅庄”为田野个案,考察现代以来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在以“进步”和“发展”为名的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冲击下,少数族群的族群文化遗产,包括观念传统与文化实践所面临的挑战,探讨族群文化遗产在社会功能、内在属性以及话语建构三个层面上所发生的动态变迁. 相似文献
79.
2014年5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旅游人类学家尼尔森·格拉本教授、哈佛大学人类学家迈克尔·赫兹菲尔德教授,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遗产和博物馆研究中心的劳拉简·史密斯教授,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中国研究中心青年学者朱煜杰博士,应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之邀前来中国访学,就当前国际遗产研究的若干前沿议题,从人类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讨论立足多元的视角,有助于推进当前学术界关于遗产对象与话语、遗产操作与社区实践、遗产记忆与游客情感等诸多相关理论问题的理解与反思。 相似文献
80.
李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3-18
作为西方社会的发明之物,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中的物质中心主义话语已经在众多反思中得到了相当的揭示。与此同时,"文字中心主义"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的第二重中心主义话语。不过,其存在方式在遗产话语建构中相对较为隐秘:其一,它以对口头言语文本的强调取代了书面语言文本的核心地位;其二,它使"口头性"(语言)成为非遗类别划分的重要标准;其三,它也体现为非遗认知、阐述和保护实践中表现出的强烈"文本化"倾向。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西方文明文字书写传统的一种反思,只是这种反思并不彻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