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揭示多元世界中的中国原理——沟口雄三的中国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示多元世界中的中国原理——沟口雄三的中国思想研究李长莉沟口雄三是日本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著名学者,他以鲜明的批判性和独辟蹊径的研究视角在日本学术界颇受注目,他对于中国思想内在连续性的研究,对于中国文明原理独特价值的揭示,以及对于世界多元近代化的思考,触...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解读福州开埠初期英国传教士施美夫的福州考察记,指出其以战胜国和文明优越的征服者姿态,依中国官府保护为"护身符",闯入福州军事禁区及当地民间,观察中国社会状况及当地人的反应,以评估开展传教的可能性。福州民众在官府压制下被动接纳,施美夫从民众表面上的温和反应,产生在福州有利于开展传教的乐观幻想,但却忽视了民众内在的排斥及儒生士绅的社会作用,其后引发绅民对外来侵害者的反抗,这是近代中西交汇之初中西"民间"接触格局的一个纽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这种近代中西接触格局起初就是这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2012—2013年间,与当下中国社会转型重要问题相关的研究课题(如城镇化、社会控制、慈善救济等)受到关注,出现一些新趋向与热点。城市史、社会文化史、慈善史等领域举办了大型学术研讨会,集中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形成小高潮,反映了这些研究领域已经有了比较深厚的积累,到了一定的总结与反省阶段。城市史研究呈现上海研究最多、二线城市次弱、其他城市薄弱的不平衡状态,制约了对近代城市变迁的全局与总体视野。乡村研究更加细化与深入,乡村管理与民间组织受到关注。社会控制和慈善研究更趋考察从民间和官方互动角度探索基层机制。但仍然存在问题意识不够凸显及社会科学化倾向日趋严重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交通工具靠人力、畜力等自然力,效能低下并具有等级制色彩。19世纪中叶开口通商以后,半机械化的西式马车、人力车、自行车,以及机械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并逐步发展,到清末民初时期交通工具的新旧交替在全中国快速展开,新式交通工具成为全国城市及长途交通的主导。这种交通工具的革命产生了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效应:人们的出行更加快捷、舒适、方便,对人们认识并接受近代工业科技起到了一定的启蒙和先导作用;人们的出行频率更高,人数更多,社会流动增大,扩大了公共活动空间,促进了公共活动,为近代公民社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人们的出行方式商业化程度大增,因而也更趋于平等化、大众化,以往的等级色彩趋于淡化,促进了人们的平等意识;交通工具发展的不平衡也拉大了城乡出行方式的差别,形成城乡新旧二元化的出行方式及城乡人眼界和观念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冷树青《论社会风气结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2020年第6期)一文,以建立社会风气理论的基本结构与体系为宗旨,在理论层面作了可贵的思考与探索,可以说是社会风气理论体系及学科体系的开拓性研究,具有学术和理论创新价值,提出的一些理论新见,对于认识当今社会风气与社会治理也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9-2011年间,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史研究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一方面,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继续探讨了近代中国教育、女性、宗教、法律与习俗、社会阶层与群体、社会生活与社会转型等传统领域;另一方面,关注了文化传播、词语分析、历史记忆与民间信仰等以前较少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在拓展研究领域的同时,探索了“身份建构”等新的解释模式.这些研究展示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作为“交叉视角”及新史学范式的问题意识与研究特色,但仍存在着研究论题的“碎片化”、解释理论薄弱等缺陷.未来的该领域研究应重视在理论与方法上借鉴其他学科,增加新的问题意识,建构本土化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长莉 《江海学刊》2012,(1):150-160,239
通过对乾隆江苏如皋饥疫的恶性案例、光绪山东惠民水灾的良性案例与宣统直隶保定新法防疫三个清代救灾案例的比较考察,可以看出由救灾体制所代表的社会危机公共管理体制,在清中后期,伴随社会变动而经历了从传统模式向近代模式的转换。这一转型过程表明,体制性质而非官员素质是决定救灾效能的决定因素,体制组织化是社会公共管理的制度保障,官民力量的整合,使救灾成为集中全社会力量共同进行的公共事业,因而使救灾效能比较显著。这是社会管理制度近代转型的体现。可见清末"社会救助中封建国家的作用"并未下降,反而在体制转型中更加开放、多元、强化而有效。救灾体制转换所显示的效能示范,彰显了新式救灾体制的优势,促进了社会公共管理模式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立民国,是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一座里程碑。广东对辛亥革命作出了特殊贡献,这里不仅是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故乡,也是参加革命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还是武装起义开始最早、次数最多的省份,涌现出一大批献身于民主革命事业并作出杰出贡献的志士豪杰,同盟会元老、民主革命先驱何天炯就是其中一位。从何天炯的革命足迹中,随处可见与广东家乡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起步时,同奉儒家伦理为正统,但近代化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中叶上海和长崎社会风尚的考察,谈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作者认为,中日两国由于社会基础不同,民间伦理具有各自不同的结构和内涵,这就导致了上海和长崎民间社会在与西方文明接触时,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社会风习和伦理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史研究,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急剧转型期而兴起,适应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了解国情的需要而日益兴旺,经过20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史学发展最快、最为兴旺的一个新兴领域,也是史学当中生命力强劲、创新性最高的一个生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