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84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396篇
社会学   79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虽然中国的文学精品尚未亲近诺贝尔奖 ,这并不遗憾。能辉煌于世、传播寰宇的珍品佳作 ,未必就有什么显赫的桂冠。一部《红楼梦》 ,流传二百多年 ,影响全世界。被誉为不可不读的百科全书。堪称大才的曹雪芹尽管生当封建社会即将崩溃的末世 ,然他对封建社会腐朽衰落的现实长期观察、体验、认识后 ,写出了这部淋漓酣畅、隽永流芳的封建社会衰亡史、社会大观微缩图 ,其思想性艺术性都是空前绝后的。因而 ,对《红楼梦》研究一直热度不减 ,“风波不息”。有关曹雪芹家世的说法也出现重大分歧 ,引发了长达37年的学术争鸣 ,至今仍风涌浪滚。中国艺…  相似文献   
72.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若干特点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途径获得的信息,对流动儿童家庭中与流动儿童的学业有关的若干家庭教育特点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虽然流动儿童的家庭在教育资源、教育能力和家校沟通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此外,在多子女的流动儿童家庭中,哥哥和姐姐是流动儿童学业支持的重要来源,这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这些研究结果对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3.
针对切削过程中刀具磨损程度难以识别的问题,文章根据混沌Duffing-Holmes振子对微弱周期信号极其敏感的 特点,提出将锋利和磨损的刀具在27种工作状态下采集的54组声发射数据作为外部的微弱摄动信号,分别输入到 Duffing-Holmes系统。为了解决混沌阈值求解时间的问题,研究了对分法最优算法来搜索Duffing-Holmes从周期态和混 沌态的Lyapunov指数阈值,首先,以0.1步长的Lyapunov指数确定一个粗略的阈值;然后根据对分法快速收索Duffing- Holmes振子混沌阈值的精确值,大大提高了阈值搜索速度,闽值大小对应了刀具磨损程度。  相似文献   
74.
1964年,我国学术界曾进行过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本文作者发表了题为“关于‘民族形成问题’的一些意见”的文章,文中画了一份民族形成示意图。1980年出版的《民族形成问题研究》、1984年出版的《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收入了这篇文章,但文中所画的民族形成示意图出现了原则性错误。本文作者现对此作出重要正误,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诚恳进行自我批评,体现了老一辈学者的胸怀和对科学事业、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75.
辩证法是怎样一种学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根据不同情况给它以各种不同的定义。比如,把辩证法定义为“关于联系的科学”、“关于发展的学说”、“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逻辑学”等等。这些不同的定义表明了辩证法的多面性。正如列宁所说的,“辩证法是一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怎样理解辨证法是一种“多方面的认识”呢?“多方面的认识”又是怎样地构成了辩证法从而使它成为一门完整的学说?研究这两个问题,对于防止片面地、机械地理解辩证法,显然有着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76.
〈一〉一九八○年三月十二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孔子再评价问题”的文章,报导了自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学术界提出了重新评价孔子的问题。据统计约有三十多家报刊发表了五十多篇文章,就孔子的政治立场、仁学、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77.
恩格斯曾经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1页)并且强调它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关于联系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4页)然而,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恩格斯这一极其重要的思想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在理解和应用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和一系列范畴的时候,往往离开了普遍联系的观点,因而不仅自觉或不自觉地犯过形而上学和诡辩的错误,而且对现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也未能从哲学上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这就不能不使得人们重新研究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问题。近几年来,不少哲学工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章,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仅就联系的一般含义及其基本特征,作一点初步探索,请教哲学界的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78.
章永俊 《学术研究》2007,(3):98-104
在第一次边疆和域外史地研究高潮期,史地研究学者约有48家之多。除著名的徐松、张穆、何秋涛三大家之外,还有诸如俞正燮、张澍、龚自珍、林则徐、魏源、沈垚等一大批研究学者,形成了一个以研究边疆史地为主体,进而推及域外史地等领域的学者群体。从社会身份上看,该群体成员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学者型官吏;二是官吏型学者;三是相对纯粹型学者。这些人士的识见有高低之分,成就有大小之别,甚至学术所崇多有歧异,但他们为边疆和域外史地研究的兴起和蓬勃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本文拟对鸦片战争前后的三类史地学者及其学术成就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9.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的文化观教军章陈独秀作为一位跨时代的思想家,其文化观的思想体系化在“五四”运动前夕基本完成。因此,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陈独秀的文化观,对于确立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关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陈独秀文化观首先...  相似文献   
80.
广东省军区军事志办公室在承担编修《广东省志·军事志》的过程中 ,收集、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广东军事人物的资料 ,并对此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经选择、提炼 ,编成《广东军事人物志》 ,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以准确翔实的材料为基础 ,比较全面、客观地再现了古往今来活跃在广东的重要军事人物。阅读该书 ,深感有如下特点 :一是实事求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实事求是地反映有关人物的重要事迹和特点 ,按其本来面貌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历史定位 ,是该书的主要特点。本书记录的人物自秦代以来横跨两千多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