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8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毕淑敏 《可乐》2008,(5):28-28
"千头万绪"这个词,有一种沸沸扬扬的夸张和缠人喉咙的窒息感。好像一个泥潭,不留神陷进去,会被它淹了口鼻,呛得翻白眼,甚或丢了性命,也说不准。现代人常用——或者简直就是爱好用这个词,来描绘自己的生存状况。常常听到人  相似文献   
22.
无论是古代人、近代人还是现代人,对于科技的追求从未停止过片刻.谈及科技与幸福的时候,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发展科技就是为了享受幸福.有了更多的新科技,人们就会收获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23.
亚当和夏娃从伊甸园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两样礼物。这是两样什么东西呢?我考过一些人。有人说,是树叶吧?夏娃既然已经穿在身上了,当然要带走。有人说,是那个唆使他们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的坏蛋,为了报仇雪恨。要不然凡世间为什么会有各式各样的毒蛇?还有人说,一定是个苹果核。夏娃既然吃了果子,觉得香甜可口,肯定要把种子偷偷掖在了身上……  相似文献   
24.
挤车可见风格。陌生人与陌生人亲密接触,好像丰收的一颗葡萄与另一颗葡萄,彼此挤得有些变形。也似从一个民族刺出的一滴血,可验出一个民族的习惯。 那一年刚到日本,出行某地,正是清晨,地铁站里无声地拥挤着。大和民族有一种喑哑的习惯,嘴巴钳得紧紧,绝不轻易流露哀喜。地铁开过来了,从窗户看过去,厢内全是黄皮肤,如等待化成纸浆的芦苇垛,僵立着,纹丝不动。我们因集体  相似文献   
25.
写在这个题目,心中颤栗。这不是我起的题目,是她自己——那个费城的女人对自己的命名。在这个秋天的午后,在费城雪亮的阳光下,我们都觉出彻骨的寒冷。 从华盛顿到纽约,中途停顿。从费城下火车,拖着沉重的行囊。我们(我和翻译安妮)要在这里拜会贺氏基金会的热娜女士,进行一场关于女性的谈话。在计划书上,是这样写着:我们将同贺氏基金会的负责人热娜一同共进午餐,地点由她选定,费用AA制。  相似文献   
26.
目标要趁早     
一对夫妇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一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财产的守护神。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推而广之,做一个人更要有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太多太多的人没有目标…  相似文献   
27.
同学们,当你挨父母打时,心里一定满是怨恨;当你受到父母冤枉时,一定满心的委屈,认为小孩子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了。你们可知父母的心理?打你们时他们快乐吗?让我们来倾听一回他们的苦衷和无奈吧!如果你被这篇文章感动了,请把你的想法写进日记,告诉你的父母,或写成作文寄给我们,无论哪种方式,都是爱的表达,让理解与爱架起两代人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28.
29.
锻造心情     
心情好像一种很柔软的东西,经常因了自然界的风花雪月或是人世间的阴晴冷暖剧烈波动着,蛛丝般震颤飘荡,无所依停,哪里用得上“锻造”这样充满金属音响的词呢?心情于我们是那样重要。健康与美,如若没有一份好心情,犹如沙上建塔,水中捞月,一切都无从谈起。心情与我们形影不离,不,它甚至比影子的追随还要固守得多。光不存在的时候,影子就藏在深深的黑暗中了。只有心情牢牢粘附在胸膛最隐秘的地方,坚定不移地陪伴着我们。快乐的人,在黑夜中也会绽出笑容;凄苦的人,即使睡着了,梦中也滴泪。心情是心田的庄稼。只要心脏在跳动,心情就播种着,活跃着,…  相似文献   
30.
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他们搂着小狗来到朋友家,安然坐下,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