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吕进完备的中国现代诗学体系有深厚的美学基础,其中黑格尔美学对他的诗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这在中国现代诗学研究中并不多见。本文拟从诗歌的视点特征、诗歌的媒介特征以及诗歌的分类标准等方面探讨黑格尔对吕进的影响,希望在方法论意义上对整个中国现代诗学理论的研究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2.
农村黑恶势力现象的成因及根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辉  王孔容 《中州学刊》2007,(6):110-112
农村黑恶势力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之一,其存在和滋长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国家对农村控制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的弱化及某些领域基层制度的缺失、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处境及其内遏制系统的不完善、基层干部贪污腐败等。肃清农村黑恶势力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和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加大打黑除恶力度,推进农村平安建设。  相似文献   
33.
主要研究了Laplace算子Δ、双重Laplace算子Δ2的Navier边界问题的第1和第2 Hardy不等式,并由此得出一些推论.同时也讨论了Dirichlet边界问题的情况.  相似文献   
34.
整个新诗史上诗歌传播方式最为丰富的时期是抗战期间,人们为了发挥诗歌鼓舞抗战的社会作用而采用了多种方式来传播诗歌。本文主要论述了诗朗诵运动、诗的歌唱活动、诗画展、街头诗运动和利用民间文艺形式等几种特殊的诗歌传播方式。这些传播方式为我们今天诗歌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一个农民国度里进行的,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中国农民文化传统中的反抗精神、农民均平思想作了透彻分析,吸取了正确部分,批判了错误部分,对农民封建宗法迷信心理采取了既有马克思主义坚定原则又富有灵活性的态度,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农民文化传统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36.
熊辉 《人才开发》2008,(2):28-29
教育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应该包括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两个环节。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人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高校纷纷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并计算学分.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却由于其偏重政治宣传、推行精英式实践方式、片面强调思想道德教育、脱离学生专业及教育和就业期望的实际等原因而受到质疑.因此在大学生实践教学方面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37.
曹未风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是中国最早出版的莎翁剧作集,由于时代久远,加之后来新出了多个版本的《莎士比亚全集》,所以今天很少有人再去关注它.曹未风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具有很多优势和亮点:首先是能再现莎剧语言的幽默诙谐;其次是能弥合莎剧中的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第三是能传达出莎剧的风格特征,这些特征也反映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由此表明,曹未风先生的译文在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历程中是不应该被忽视的译本.  相似文献   
38.
文化必然通过文学去求得充分的体现泅为任何文学内容和艺术方式都有文化的投影,诗歌也不例外。作为诗学中的重要美学要素,意象一方面受制于文化,有文化的投影;另一方面,也会反映文化。本文从艺术的“真”、“意”的稳定性以及能否构成意境等三个方面比较了中西诗歌的意象,通过文学现象去返观文化,通过比较中西诗歌意象的不同特征去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39.
“幸福”是个体重大需要和欲望的满足,在本质上是一种判断标准。每个人所接受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种类和多少不同,其幸福标准也不尽相同。个体正是依据自身的幸福标准来衡量自身幸福的程度。幸福感是个体感知到自己的重大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一种心理体验,除了受到自身幸福标准的影响外,还受到个体的遗传因素、人格特质以及思维方面差异的影响。干预幸福、提升个体幸福感是幸福社会建设的主题。干预幸福应从需要与欲望的调节与满足入手。需要与欲望的调节,除了采用幸福观教育的形式外,更应通过缩小个体间差距、保证公平公正以影响个体幸福参照标准的形式来实现;需要与欲望的满足方面,除了提升影响幸福的一般性客观要素水平外,应通过深入细致的专业化社会工作来协调个体的主客观世界,提升幸福感。  相似文献   
40.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思想道德水准的缩影,在大学校园以宣传道德榜样先进事迹为基点,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是近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创新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充分积累校园道德榜样素材,领悟道德榜样价值内涵的基础上,还需要看力打造和务实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重要阵地,并且建立规范可行的长效机制,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