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56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40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动物世相     
王东 《当代老年》2009,(12):44-44
蜘蛛开了一家网吧,将“18岁以下不得入内”的规定改为“3岁以下不得入内”。 老鹰做了蓝天通信公司总裁,下令向各种鸟儿收取漫游费。 乌贼当了乡长,大虾、小鱼等水族朋友都吃上了低保。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初答叶志坚先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东  林锋 《东南学术》2006,(2):77-86
本文是为促进学术交流,就叶志坚先生的<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与王东、刘军先生商榷>(<东南学术>2005年第3期)一文而作的.叶文对我们之前在<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的<"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为马克思晚年笔记正名>一文中关于为马克思晚年笔记正名,并将"人类学笔记"流行称谓更名为"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的观点及理论根据,提出了他的不同意见.对此,我们将在本文中,就叶文提出的主要问题、主要观点,其中包括叶先生本人的一些在我们看来不够妥当的观点和看法,结合我们的观点,作相应的分析和说明,与叶先生及学界同仁进行一次深入的学术探讨.我们主张,为恢复马克思笔记本来面目和马克思晚年思想原貌,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根本超越长期以来流行的"人类学笔记"错误称谓,确立对笔记的科学解释--用"国家和文明起源的历史哲学研究"来解释马克思晚年笔记,并将笔记更名为"国家和文明起源笔记".  相似文献   
13.
梁释慧皎所撰《高僧传》是我国目前完整保留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僧传。它不仅是研究六朝史的重要文献,而且也是研究中古汉语的宝贵资料。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4次印刷本《高僧传》(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在1992年和1997年印刷本的基础上,对一些明显的错讹进行了修正,可谓“后出转精”,但有些校点仍可进一步商榷。今检时贤未言及者数例,以就正于方家。1.“伪秦建元九年(373),秦将苻坚冠斥襄阳,道安为朱序所拘,不能得去,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卷六“晋庐山释慧远”,第212页)  相似文献   
14.
梁释慧皎《高僧传》是研究中古汉语和中古史的宝贵资料。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2004年版《高僧传》是汤用彤先生校注、汤一玄整理过的比较好的本子。由于诸多原因,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虽时贤也多有匡正,然而可商榷之处亦复不少。今择取数例,略陈鄙见以就正于方家。1.明晨诣辅共语,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目前国内高校机械专业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机械专业内涵建设为突破口,深化机械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基于科研驱动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理念,探索了机械类专业“3+1+X”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并针对本硕博“4+3+3”各阶段培养的机械学科研究方向和本科专业知识不适应、课程或教学内容重复、培训环节或课程衔接在一定程度上不合理、知识广度和深度不足等问题,结合机械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兼顾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践基地培训、国际化交流、保障体系建设等环节,优化教学和科研力量,构建了跨学科和纵向递进的机械专业本硕博综合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路径,为贯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传统税收法律制度在对数字经济企业实施税收征管时存在征管依据缺失、征管技术落后等不足,进而诱发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问题,导致无法对数字经济进行充分有效的征管。各国对数字经济的利益诉求不同,使得在国际层面具备广泛共识的数字税方案难以达成。从国内层面来看,我国对于数字经济的税收征管仍旧依靠传统税收模式进行,并未将数字税作为独立税种在法律上予以确认。这种税收模式在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当下已经无法满足数字经济税收征管的现实需要。对于当前中国构建数字经济税收法律制度的路径,可以通过升级数字税收监管技术、发挥数字经济平台的监管作用和加强国际税收合作等手段进行优化,并积极参与和推进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数字税收法律规则的制订。  相似文献   
17.
“两次转变论”者认为,马克思在摆脱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之后,转向了费尔巴哈式的一般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历史观,在经过“费尔巴哈阶段”之后,才从根本上修正和超越了其费尔巴哈哲学立场,创立了唯物史观。这种观点不符合马克思思想演进的真实轨迹,夸大了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而忽视了两者的根本差异,也忽视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继承,曲解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历史观的出发点。对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两次转变论”者的评价也与马克思本人及恩格斯、列宁的科学评价不相符合。在马克思哲学史上,费尔巴哈的影响的确存在,但不存在所谓的独立的“费尔巴哈阶段”。  相似文献   
18.
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东 《河北学刊》2001,21(2):19-23
在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实证主义的历史认识论及其方法论,成为新史学建设的理论基石。本文以实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线索,分析了实证主义由最初的科学方法论向后来的泛科学主义转化的具体过程,并阐述了这种转化对新史学学科建设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明的五次辉煌与文化基因中的五大核心理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东 《河北学刊》2003,23(5):130-134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以下诸篇文章,以文化基因为核心概念,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和世界历史地位,并前瞻中华文明在新世纪如何实现现代传承和发展.王东从总体上概括了中华文明万年起源发展史上的五次辉煌,并提炼出了中华文明的五大文化基因;胡孚琛认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奥秘在于传统的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在新世纪要发扬光大,须走综合创新之道;刘军则认为中华文明最大的特征是连续性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儒家的生态伦理智慧中;魏小巍将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并从符号学、信息学角度对汉字做了现代解读和阐释;李宏伟从评论张光直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得失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续写马克思文明起源论"中国续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碳税作为一种重要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手段,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对碳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和双重红利效应进行梳理,发现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支出中能源消耗占比、家庭对能耗的需求价格弹性、税收转移支付以及税收中性的碳税政策对社会福利效应有着重要影响,长期来看,碳税的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