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阶级关系不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关系;从社会的横向看,阶级关系不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全部关系。与人类社会相始终、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多彩的,是人们的社会关系。只有把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史研究的主体内容,才能使社会史具有相对独立的学科价值,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形成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2.
矗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士农工商”结构古厦,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力量的维护:“重农抑商”基本国策和传统意识的粘合力;“士首”“商末”等级制度的支撑力。因而,在历史演进的风雨中,它平稳地度过了几千年的风剥雨蚀。当社会历史跨入近代之后,“商”——本来是封建社会结构内部早已存在的因素——才真正显示了自己的力量,统治者历来忧心忡忡,加以抑制的“末务”,变成了“经国之本”,成了封建社会结构的异己力量。近代中国异军突起的“重商主义”和“商战”思潮,分解了这一古厦的粘合力;“四民平等”的呼声与实践也抵销了等级制度的支撑力,于是乎,“士农工商”凝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亘古未有的错动。  相似文献   
53.
“三衣”问题虽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从根本上说则是一个历史问题它有着近代以来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基本线索,它也曾经是近代历史进程中人们试图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百年来关于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各种主张和方案,以及由此展开的各种区域实验与社会实践,其丰富与多样、繁难与简约,对于解决今天中国“三农”问题有着足够的样本意义和理论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54.
“以民为重”,“严官而宽民”是陈廷敬“重民思想”的主要内容。他借助于对“易经”卦象的阐释,把“重民思想”上升到哲学层面,对康熙时的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5.
在当代历史科学的百花园里,社会史学独秀一枝,成为最光彩照人的花卉。从1929年始,社会史学在西方就日渐发展为历史学的一个“新方向”;而中国史学界近年来也出现了社会史研究热潮。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史学由“灰姑娘”变成了“历史研究中的皇后”。历史学领域内这一历史性变动不仅促使我们去积极开拓“社会史”研究领域,而且也诱使我们以极大的兴趣去探视这一史学“新方向”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趋向。自然,对于社会史学历程的科学审视,将给予我们开展社会史研究以更多的理性力量。  相似文献   
56.
鬼神是世俗文化的天然内容。人类创造的鬼神具有符合人们心理文化所认可的“形象”。近代的“鬼神形象”与古代文化中的鬼神形象虽有历史传承的相互联系,但很多鬼神已与古时的形象大异其趣。鬼神始终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形象”。其实,就世俗文化而言,人的鬼神化和鬼神的人化,本是难以分舍的社会现象。人创造了鬼神,同时人也受缚于鬼神;神的威严和鬼的怪诞,其实是人的卑弱在天国与地狱世界的折射。尤其在近代,鬼神崇拜事实上成为中国社会转轨的文化心理羁绊。因而,面对世界科学民主浪潮的啸声,这沉重的“鬼神”迷信便成为先觉者们举步投足首先必须破解的精神枷锁。  相似文献   
57.
也论近代中国的“重商主义”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个必然的历史程序“重商主义”的出现和“商业”勃兴,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是中世纪社会走向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的历史前奏,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中转历程。“它的存在及一定程度的发展,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就是历史的前提。”①西欧社会的“重商主义”思想发轫于“农本”经济社会内部,并且逐步获得  相似文献   
58.
不同于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理论和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二十世纪20至40年代初,华北乡村民众在接受"阶级"理念之前,对于自身生活社区的层级结构有一整套内生的评价标准与区分体系,据此,社区成员依次区分为"士绅领袖"阶层、乡村"能力型"阶层、"普通大众"阶层和"劣势"阶层.其中,士绅领袖阶层具有权威性地位,在乡村社会起主导作用;乡村"能力型"阶层凭借能力与技能在社区内也有一定的支配作用;"普通大众阶层"则生活能力较低,具有依赖性;"劣势"阶层由于生活能力极低和道德因素为乡村成员同情或鄙视.这种社会分层的维度是植根于乡村文化脉络的"乡土资源".  相似文献   
59.
20世纪以来的革命话语呈现出繁复和多变的面相。辛亥革命之后,革命话语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几乎事无巨细均要纳入革命之范围。当新时代革命传统蔚然成风后,革命话语由此渐成普泛化流行语,革命的现代价值与意义却淹没在社会大众的集体行为和政治取向的惯习之中,革命逐渐沦落为造反、起义、暴动甚至权力、利益之攘夺的另一种表述。革命话语几乎主导了一切社会生活;而革命的真义却被普泛化的革命话语所消解。  相似文献   
60.
在辛亥革命百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大陆30位专家学者汇聚广东省中山市,回顾近年来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研究的状况,就如何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研究各抒己见,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冀图推动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