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钟玲的系列性台湾女诗人、诗作评析,体现了女性批评的要求与精神。(1)执著于女性的视角,注重女性经验在诗歌创作、读者接受及批评思维中的作用,呈现出一种感受——描述型的思维特征。(2)在文学中尽力伸张女性的地位,并通过系统总结台湾女诗人的诗作,伸张正在文学中高涨的现代女性意识。(3)求实的批评态度,谨慎的批评方式。并充分肯定男诗人在女性主义诗歌的理论与创作方面所作的贡献。但是,钟玲的批评思维,在女性生理经验与艺术的审美特性交汇处,主观的理性抉择有时不够明晰。  相似文献   
22.
把印度尼西亚视为综合性语境因素,从印尼华人独特的生存经验出发,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的内涵与意义便能得到很好的理解。这一文学景观展示了在政治重压下文学变动的轨迹与话语策略,也呈现了多元文化影响下印尼华文文学表述的含混性、流动性、独特性与复杂性,这些,都为汉语文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3.
由于多种原因,菲律宾处在全球化的最前沿,几乎是毫无遮拦地裸露在西方的强大压力之下.漫长的西方殖民的历史与依附的政治、经济形态,教育的西方化、浒文化的古文化,更加之宗教的西方化,都说明与强化着这种前沿性与裸露性.  相似文献   
24.
基督教文化对中国话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意义上的基督教文化, 是部分中国话剧作家的思想文化资源之一。1. 基督教文化对中国早期话剧的影响, 集中在话剧形式: 只说不唱的演法, 与话剧观念: 追求真实的、生活化的表演观念与方法两个方面。2. 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影响, 比较广泛。这时的翻译者、改编者, 从注视与基督教文化有关的剧本, 过渡到注视圣经题材剧。使中国既出现了一批反基督教精神的作品,也出现了一批客观上有助阐明基督教精神的作品。3. 现代剧作家经历了一个从注视与基督教文化有关的剧本, 到注视基督教文化内涵的变化过程。基督教文化与中国话剧的“汇合”, 成为中国话剧蜕变、发展的一个条件, 也使中国话剧剧作更加多彩  相似文献   
25.
1986年到1990年间,《收获》开设了专门引荐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专栏《朝花夕拾》,"专栏"的传播策略强化了"纯文学观"的内涵与重要性,体现了杂志富有个性的传播理念;但这种"纯文学观"作为一种整体的传播视野,却对大陆学界定位与研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6.
梁锡华的长篇小说,执着于一个“情”字。既执着于男女之情,也执着于作家对所执着之事、之人、之道的情。其长篇小说带有强烈的“自传味道”,既是外在经历的叙述性自传,也是内在心灵的告解性自传。后一种自传的浓烈程度,更甚于前一种自传。《独立苍茫》透露着感伤的自我,《头上一片云》呈现着反思的自我,《香港大学生》投射着理想化的自我。感伤、反思也好,理想化也罢,梁锡华的自我始终与宗教有着牵连。这种牵连,使他深入、细致地展现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少见的宗教自伤者形象;也使他不懈地抒发着一种理想之道—一种远离教会、回归基督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27.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较为重视与强调“本土传统” ;其重视与强调的“本土的文学传统”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为了构建“本土的文学传统” ,其策略之一 ,即凸现“语言非本土性”的恶果、推进“语言本土性”的进程。  相似文献   
28.
<正> 小说真实观,是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处理、把握艺术与现实关系时的有意甚至有时无意中所运用、遵循的美学原则.横向看,它是作家整个美学思想的一部分.直接表现与反映着作家对真善美的认识.纵向看,它是理解作家情感、艺术思维与表现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剖析、研究沈从文的小说真实观,希望对其美学思想有所窥见,对其作品有较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9.
王列耀  颜敏 《学术交流》2003,(12):162-164
袁霓和简桢的散文,有三项类似的主题:一是对远逝的童年和乡村的记忆,二是对尘世男女故事的叙述,三是为探寻生命的意义与佛的对话;其"意识流"的方向类似,其中的蕴藏却有异。她们同中有异的红尘叙事,揭示了人类一些永恒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30.
东南亚华文文学重镇之一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肇始之日起就充满了对中国的各种想象。作为想象原动力的故乡情结,长期表现为对中国的热情关注,即使描写南洋当地风物,所采用的仍是中国视角。国家认同转变后,中国想象逐渐出现了变化。马华新生代出于强调马华独特性的需要,则将故乡情结虚化为原乡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