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34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193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速配"在古典戏曲中普遍存在,且其速度令人惊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古代礼教的严苛挤压了青年男女从容恋爱的空间,使得偶然的邂逅变成了千载难逢的旷世一遇。其次,本能压抑之后的非常方式的爆发也是促成速配的重要因素。再次,才色相倾的交往模式使得速配成为可能。同时,速配很容易构成剧情悬疑,引发观众的观赏兴趣。最后,速配作为"传奇"之"奇",在戏剧中往往可以形成"夺目"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设计并实施“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方案”,对30名学业不良幼师生进行实验干预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学业不良幼师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经济升级的本质,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即:经济增长从建立在物质容量基础上,转变为建立在文化容量基础上。经济升级必须有文化升级的配合。建立在物质容量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和建立在文化容量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对应的是两种不同的赋予经济行动和政策以正当性的文化机制:目标合法性机制和程序合法性机制。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早期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与目标合法性机制相关联,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更多与程序合法性机制相关联。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经济增长模式要从以物质容量为基础转变为以文化容量为基础,那么,经济行动的合法性机制必须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16.
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针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与高等师范院校语言学教学严重脱节的情况 ,针对语文教学定位失误和理论指导不足的情况 ,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定位、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系、语言学如何转化为语文教学行为 ,以及语言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言语作品的阅读等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诸多重要问题 ,对汉语语言学如何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顾客忠诚的影响因素角度出发进行分析,通过对黑龙江省餐饮企业形成顾客忠诚的因素进行界定、分析,从而提出黑龙江省餐饮企业提升顾客忠诚度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唐代举子在参加礼部省试时有许多程序和活动,如交纳书状、五人合保、被接见于含元殿、谒见先师孔圣、进入考场时搜查符验等.而在考场上,试子们也时有题诗于墙壁、廊柱,献诗给主司以宣泄哀怜,祈求提携乃至威胁者,甚至不乏代考作弊等小动作.他们试场上的处境与情感呈现出种种样态,其所创作的诗文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时代认识价值,而且不少也具有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斌  刘洁玲  王宁 《中国扶贫》2017,(12):70-73
宁夏中卫南部地处偏远山区,是六盘山特困连片地区,近年来,该地区充分利用"旱"资源和自然条件,打造出了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是贫困地区的当务之急,金融支持是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文化阐释与经典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通过对国际学术界关于文学经典问题讨论的回顾 ,分别从接受美学理论、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等角度阐述了西方文学史上经典的构成以及隐于其背后的权力关系。作者认为 ,经典的构成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 ,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批评话语、权力机构及其他一些人为的因素。由于“欧洲中心主义”和其后的“西方中心主义”意识的作祟 ,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东方文学的优秀作品长期以来被排斥在经典之外 ,因而从跨文化的视野对既定的经典进行质疑乃至重构是完全可能的 ,这是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者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一个主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着重讨论了弗莱的《伟大的代码》以及由此而显示出的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提出一种既带有精英意识的审美功能同时又具有文化研究的批判精神和去经典化尝试的经典重构策略 ,认为这是使得当今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可赖以进行对话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