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商隐咏史诗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商隐咏史诗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王定璋晚唐的杰出诗人李商隐以其思想深造,包蕴密致,浓丽精工,格调暗族的诗歌矗立于晚唐的诗坛,成为继盛、中唐之后成就最为突出的重要诗人之一。在李商隐传世的作品中,那些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所谓咏史诗歌,无论从数量上...  相似文献   
42.
试论郑谷的蜀中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谷乃唐季极负盛名的诗坛名家,诗人于中和元年(881)因避黄巢之乱而入蜀。郑谷一生著述颇丰,然现在仅存三百余首,其中,蜀中诗逾四十首。他的入蜀诗内涵丰富,涉及面广,视野开拓,艺术造诣独深。然而,后人对其诗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以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对诗人及其作品的评价应结合其所处之时代背景,这样,我们就没有理由胶柱鼓瑟地沿袭前人的评价标准去讪笑郑谷诗的"骨体太孱"了。  相似文献   
43.
唐求,晚唐活跃于诗坛的蜀中诗人.求成诗纳之于圆瓢,投于江际,任其飘流而存传于世.其诗中最为突出的是他与山人往来,和处士交往的隐逸之乐和自由孤寂之趣.唐求是有理想重节操性耿介的诗人,他虽然隐居山野,四海流寓,穷苦困乏,却始终不向权贵折腰,拒绝王建的政治拉拢和名利诱惑.由于种种原因,历来的唐诗研究者对其关注不够,论者寥寥,然唐求其诗其人确有许多值得研究之处.  相似文献   
44.
人在社会里生活,虽然寿天各有不同,但无论怎样长寿,生命的年岁总有一定限制,不可能像山川日月一样永叵存在。这样,人按其自然年龄,就可以划分为幼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了。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进入什么样的年龄界限才能算做老年人,获得社会与家庭的承认、尊重和必要的赡养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对老人的标准,也有不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45.
李白古赋不多却成就不可无视,他以诗鸣于世,赋名为诗名所掩是其必然.李白古赋对前人尤其是司马相如、扬雄、江淹的规步与仿效是毋庸讳饰的.然而李白古赋出入于传统却不乏创新,除赋体曲终奏雅、劝讽之外,于赋体中注入言志、抒情、怀古、思乡情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李白古赋无论其文学意义、审美价值和社会功效都是值得肯定和深入挖掘与进一步研究的,也是全面、系统研究李白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46.
李白古赋不多却成就不可无视,他以诗鸣于世,赋名为诗名所掩是其必然。李白古赋对前人尤其是司马相如、扬雄、江淹的规步与仿效是毋庸讳饰的。然而李白古赋出入于传统却不乏创新,除赋体曲终奏雅、劝讽之外,于赋体中注入言志、抒情、怀古、思乡情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李白古赋无论其文学意义、审美价值和社会功效都是值得肯定和深入挖掘与进一步研究的,也是全面、系统研究李白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47.
王定璋 《天府新论》2003,(6):126-127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研究地方文学形成热潮 ,各种地方文学史陆续编成问世。但是反映齐鲁大地的文学史卷 ,到 2 0世纪结束也未得见。这不能不令关心地方文学的研究者、爱好者非常遗憾。如今乔力、李少群主编的《山东文学通史》终于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不由得连连拍案叫好。齐鲁文学本来就得天独厚 ,成就斐然。它源远流长 ,光辉灿烂。中国文学如果没有齐鲁文学支撑 ,可以说就失去了根基 ,难以有那么多的辉煌。《山东文学通史》的作者乔力等人以多年的研究 ,扎实的功夫 ,非凡的才情 ,厚重的笔力 ,用详实的资料、精湛的论说、入微的剖析 ,…  相似文献   
48.
文章研究了《尚书》中的刑罚 ,对上古时代我国刑法的萌生、发展及基本特征作了系统的审视 ,并对“明德慎罚”“敬明乃罚”等主张予以客观剖析与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49.
回顾历史,反思过去,虽是人们经常采用的思维方式之一,但不同职业的人所注意的对象是迥然不同的。诗人们对往事的回首与追思,显然大异于政治家、思想家。他们对历史上的政治变革、社会动荡、兴衰治乱的反思,咏唱和感情抒发的物化,就是所谓咏史诗。本文拟对安史之乱以后产生的咏史诗作些探索和研究,不妥之处,识者匡正。  相似文献   
50.
自从东汉开始确定以三老五更为中心的皇帝敬老礼仪以后,历代王朝的君主都纷纷把这种仪式作为文治的重要象征与实行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方式。 从西汉和南北朝以后,这种由皇帝主持的敬老仪式一再由各个王朝搬演举行,而且—直被作为颂扬帝王文治武功,讴歌太平盛世的一种主要内容。但是,它所显示的统治集团对尊重老人的提倡与鼓励的象征意义,对民间敬养老人风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