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诗歌创作理论与实践,是毛泽东诗歌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歌创作的精神实践性质、主客体条件、思维特性及诗歌语言等方面,可以探讨毛泽东关于诗歌创作规律和方法的理论,这些理论在毛泽东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王少青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6)
毛泽东品评诗歌,主张"先钻进去",然后"再爬出来",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将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结合起来;他认为"诗有达诂",赏诗者应"以意为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赏诗过程,也是一个诗境与赏诗者心情相统一的过程,即寻觅知音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王少青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992,(1)
本文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的基本精神,结合文艺界出现的种种错误的或糊涂观念,对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科学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辨析,指出它是一个科学的、开放的体系,任何将错误的东西强加进去,或者将我党其他领导人和文艺理论家的建树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对文艺理论的发展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科学体系割裂或对立起来的做法与企图都是错误的。这对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牢固树立毛泽东文艺思想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地位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王少青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985,(2)
所谓艺术形象的形态特征,是指艺术形象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观念形态的特殊形式的整体,与其反映对象的整体——自然形态的现实生活相比较所具有的总的形态特性,而不是指某个具体的艺术门类和具体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呈现于欣赏者面前的个别的形貌特点。后者是千差万别,形态各异,绝不重复的,但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和不可胜数的具体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作为一个总体,又具有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共同的形态特征。弄清艺术形象总的形态特征,有助于深化对艺术本质及其特性的认识,正确处理好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5.
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关系是美学史上的千古之谜,也是文艺创作和鉴赏实践中绕不开的难题。艺术美与生活美就其主要性质形态、生成构成、功能目的等方面是不同的,二者不能随意比较;而就其皆为“美”而言,又是可以比较的,这就是毛泽东所作出的“三个最”、“一个唯一”和“六个更”的著名结论和命题;其次,毛泽东在“讲话”中还精辟地分析了艺术美与生活美关系的辩证法,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需要以及相互创造转化,充分体现了生活美对艺术美的基础支配地位和艺术美对生活美的超越和改造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6.
王少青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990,(3)
近年来文艺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有人利用党的文艺政策调整之机,大肆鼓吹“文艺要独立于政治”,“文艺要与政治离婚”,说什么“新潮文艺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文艺从政治腰带上解下来”,他们歪曲攻击毛泽东文艺的内核思想是“政治实用功能”,而完全迷失了“文艺的审美本性”,把文艺的审美本性与政治截然对立起来。为了给与政治文艺的对立或离婚寻找根据或借口,他们或者乞求于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文艺思潮;或者歪曲文艺史实,否定革命文艺传统,公然反对马克思文艺理论就毛泽东文艺思想对我国文艺的指导作 相似文献
7.
王少青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993,(1)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我们社会主义大学中文系开设的当然不是别的阶级的文学理论,而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沦,即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的文学理论(以下简称文学理论或文学原理)。由于我们的文学理论的特殊性质和特殊作用,这就决定了它在中文系专业课教学中必然占有指导的地位,这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首先从中文系专业课的内在关系来看: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一般公共课(如政治理论课、体育课、教育学科等)外,大部分时间是学习专业课,而其中文学课占的比重最大。而文学课中的文学理论又是基础理论课,它处于指导思想的地位。文学理 相似文献
8.
1993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宋贵仑同志编著的《毛泽东与中国文艺》一书,把毛泽东同志于1936年11月22日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演《刊登于1936年11月30日《红色中华》报《红中副刊》创刊号上》看作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①。(以下引用除注明出处的外,均引自该书,只注明页码。)不仅如此,由于宋贵仑同志直接主持199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的编辑工作,因此当1992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时,又把毛泽东同志的这篇讲演放在卷首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和开端,其… 相似文献
9.
综观毛泽东的一生,他既受到中国古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诗教传统很深的影响,后来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观,并用后者来改造前者,从而形成了毛泽东的一条以革命功利主义为主线的文艺功能观,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是它的特点,不是它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神思》篇是《文心雕龙》的创作论总纲。“神思”是指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及状态,并不单指艺术想象,也不是仅限于艺术构思阶段的思维活动及状态。“神与物游”是“神思”的基本特点,另还有情感性、虚拟性、艰苦性等特点。培养“神思”应从“积学”、“酌理”、“研阅”、“驯致”等方面入手。“神思”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古代文论范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