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2 毫秒
21.
国家人口调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呈现显著的人口收缩态势,对城镇用地需求逐年减少,导致东北三省土地财政模式持续运行缺少根本动力来源。文章测算出我国31省份城镇人口系统和土地财政系统耦合协调度,发现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趋同的规律;采用年平均修正值和趋势移动平均法预测东北三省城镇人口数量增长情况,估算2022—2026年年均土地财政可能的最大和最小规模。最大规模:辽宁1 298.5亿元,是最高年份2011年的34.1%;吉林543.4亿元,是最高年份2013年的75.1%;黑龙江613.2亿元,是最高年份2014年的86.3%。最小规模:辽宁、吉林、黑龙江依次为740.6亿元、254.9亿元、425.6亿元,依次是2017年土地财政规模的73.4%、46.7%、79.1%。人口收缩导致东北三省土地财政持续性减弱,本质是人口收缩对城镇土地需求量下降而导致的土地财政规模减小。东北三省应从平衡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给予发展扶持政策、吸引人口集聚、建立土地银行、构建城市基建可持续融资模式等方面,构建土地财政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2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多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对其实现方法进行研究。在阐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评价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和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建立,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对规划方案选择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23.
基于罗马共和末年混乱的社会现实,恺撒本着务实公正的原则对共和秩序进行了全面改革。其各项政策的提出虽含有政治斗争的目的,但更大程度上则是为了结束社会混乱,缔造一个以罗马和意大利为中心的稳定有序的庞大帝国。  相似文献   
24.
创建美丽中国是贯彻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百年大计。在此背景下,所有的生产、经营企业都要争取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力争投入少、产出大,同时处理好生产、经营不给自然环境造成破环,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此,企业的营销观念要不断地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5.
消费生活方式,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为满足物质上、精神文化上的需要,进行消费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消费生活方式在人的生活方式的多元整体系统中,是一个重要的分支系统,它与劳动方式共同构成整个生活方式的基础。研究消费生活方式,对于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人们的消费生活方式面临着发展与变革。过去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落后,因此,深入地科学地探讨消费生活方式,成为当前一个具有迫切性的理论任务。本文仅就消费生活方式中的两个问题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26.
“生活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到晚期著作中,都可以看到这一范畴。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用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以至原始社会时都运用的一个范畴。然而,迄今为止,在我们出版和发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教科书和专题著作中,极少提及和阐述生活方式这一范畴,在我们出版的通史和断代史中,通常也只是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块,缺少各个历史时期生活方  相似文献   
27.
小康社会最初是由古代儒家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它以礼治为基本特征;近代维新派康有为也曾提出过“升平世”的理想社会模式,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为价值取向;现代,中国共产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小康”作为近期目标,“小康”成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阶梯。  相似文献   
28.
土地财政对城市化的正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土地财政对城市化的正负效应,对于实现持续的城市化动力源泉与土地财政的兴利除弊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土地资源对于城市化的承载关系,从土地财政形成的社会背景、驱动因素与土地产权征收补偿制度及政府行为角度出发,系统论证了土地财政推动城市化的有效性.采用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实际验证了土地财政与土地城市化、人口城市化之间的依存关系.由土地财政推动城市化产生的负效应,包括被征地农民的直接经济生产与间接社会保障价值受损、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导致的土地粗放利用、助推房价非理性快速上涨并积累金融风险、使“后土地财政时期”城市化发展陷入困境.在此基础上,从建立与地方政府城市事务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增强城市集聚效应、征收保有环节的房产税、改革征地补偿制度、约束地方政府获取财政破坏式行为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规避土地财政推动城市化负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家庭,与社会转型同步,是处于转型期的家庭。家庭面临的中心课题,是如何实现由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过渡。当前我国家庭面临种种挑战和不断发生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无不这样或那样地与家庭转型相关。正确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明确转型的取向。 整体性根本性的演变 由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转型,是由农业社会的宗法型、政治型、专制型家庭,向工业社会的民主型、文化型、情感型家庭转型,是涉及家庭结构、功能、伦理、规范、文化心理、生活方式、情感方式等多层次的整体性、根本性的变化,是一人历史性的跨跃。 这一转型大致函括以下诸方面的演变: 1.由家庭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依附家族,家族成员相互依存的家庭,向个人与社会价值高于家族价值、人格独立的家庭演变; 2.由父权家长制和存在宗法等级的专制型家庭,向人际平等民主型家庭演变; 3.由重视祖先崇拜、父系为世系、父子为核心,以累世同居不断延续世系和发展祖业为价值取向的家庭,向夫妻为核心、双系的和结构模式、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家庭演变; 4.由片面强调“卑幼”对“尊长”义务的宗法家族伦理,向平等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现代家庭契约伦理演变;  相似文献   
30.
制造混乱,以售其奸,是“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惯用的一种伎俩。一九七三年底到一九七四年初,资产阶级阴谋家、野心家江青,利用《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以批孔为名,刮起一股所谓批“师道尊严”的妖风,制造了种种思想上理论上的混乱,对教育战线,特别是对广大中小学校,产生了严重的恶劣的影响,而且恶果所及不仅是教育系统,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秩序也因之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今天。为了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搞好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必要在“师道尊严”问题上,澄清混乱,肃清流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