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2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不同历史阶段有其不同的阶层化机制,在以知识为主要力量的先进工业社会中,人力资本及文化资本成为先进工业社会中阶层化的主要力量,因此,教育成为分派个人于社会阶层的主要机制。鲍尔斯-金迪斯的“符应理论”(correspondence)与布迪厄的再生产机制(reproduction)分剐从经济因素和文化层面解释了教育与阶层化之间的关联。分析两者论述观点之间的异同,可使我们对教育阶层化机制及近代阶层产生有更深入的认识,进而获得崭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2.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发展思想既注重实证研究,又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基础,从现实与未来、整体与部分、评价的内在尺度(人)与外在尺度(物)相统一的角度把握发展,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揭示其哲学内涵,有助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的认识及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而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王秀丽 《社科纵横》2005,20(3):121-122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史中,曾经出现过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盛世或治世,其中西汉的“文景之治”、武帝的文治武功,以及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早以被史家誉为汉唐盛世。文章对汉唐盛世极其形成原因加以剖析,以期从中获取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4.
文章考虑协变量缺失下非线性分位数回归中参数部分的经验似然统计推断,提出了加权修正的估计方程,并给出了当缺失机制已知和未知时极大经验似然估计的渐近分布,得到了著名的Horvitz-Thompson现象.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通过实验考查了语篇背诵对词汇控制性主动知识和自由主动知识习得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无论在目标词是否展示的情况下,语篇背诵都有助于目标词控制主动知识习得,但对自由主动知识习得没有帮助。实验同时发现,目标词的展示更有助于学习者复现和运用相关词汇知识。  相似文献   
106.
分析了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物质、精神方面的巨大效应,指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带给人类社会的不只是福音还有灾难.  相似文献   
107.
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问卷调查了368名东北农业大学本科生的抑郁状况及其与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为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一年级学生的抑郁水平较高,而客观支持水平较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对抑郁存在负向预测作用;增加大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可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8.
通过评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被高等教育实践证明了的一个规律性的措施,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建设的共同经验。从评估的功能出发阐述了教学评估对高校的推动作用,分析了进一步做好评估工作的几点思考。试图给今后的评建工作一些启发和参考,以便进一步地推进评估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9.
110.
明代历时近三百年,处于世界经济由农业向工业过渡的转型期。尽管明代传承着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农耕文明,但在15—17世纪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最终英国率先走在了前列,成为转型成功的典范。从经济的角度,以英国为参照,来探析明代错失经济转型良机的原因,即从资本、市场和劳动力三个方面阐释明代经济缺乏有效拉动而落后的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