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2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田晓虹 《社会学》2000,(4):25-30
任何民族和国家妇女的生存和发展状况,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妇女群体的自身努力,就两者的作用而言,前者往往具有先决性,后者则具有推动性。因此,在考察日本妇女发展的时候,以其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为背景,探讨它对妇女的地位确立及意识变化所产生的意义。将有助于把握战后日本妇女发展的脉络与特征,对研究妇女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
一、社区建设的经济、社会背景 六十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口流动的激增造成城市人口过密、农村人口过疏。同时,城市的区域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人、物、机构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内环地带、外环地带,进行着分化与组合。产业优先政策使生产活动、经济活动所需的各类设施得到大力开发,而居民的生活环境则不断受到侵害甚至破坏。旧住宅区内房屋密集、道路狭窄,地下管道老化、空气及噪音污染严重、绿化稀少、儿童游玩场所不足。新住宅群大多建立在外  相似文献   
33.
阪神大地震后重建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全国上下全力以赴投入以“生命营救”为至高目标的抗震救灾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救灾开始迈向更为艰巨、更为长久的灾后重建阶段,它不但关系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还将全面涉及对“三孤”人员的生活关照和包括心理干预在内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34.
田晓虹 《社会学》2008,(4):14-16,54
“海外中国资源”拥有者以其语言、文化、社会关系网络等“相对性资源”优势,在“外资外脑”进入中国顺利开展投资经营、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先进科学技术等方面发挥了推助作用;其双重乃至多重文化背景,在中外制度碰撞和文化隔阂中,发挥了双向调适、促进理解的“润滑剂”作用;其主体与媒介的双重身份,在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与世界各国达到互利共赢方面扮演了双向传递信息、促进资源互补的媒介角色。这一群体在实现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世界协调化发展中正在作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35.
转型期择偶模式的实态与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田晓虹 《浙江学刊》2001,(1):99-101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现代与传统、变革与循规、开放与束缚共存的多元结合体.近20年来的经济开放、政治变革和文化碰撞,不断地冲击、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婚姻,作为人生重要的里程碑,关系着千千万万生灵的命运,在这变动的时代,它也经受着历史的洗礼.亿万中国人的婚姻状况究竟如何,婚姻的质量是优是劣,正在发生怎样的嬗变,它将往何处去?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不久前,我们首次在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都市里,对800对夫妇,通过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的方法,以入户访谈形式作了深入而详尽的调查.本文仅就婚姻建立的前奏曲--择偶,在现阶段的实态以及历史演变过程作一分析和理论探讨.因为它不仅对婚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现实社会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从而论证如下的假设当代中国社会使人们选择婚姻的自由度增大,择偶行为已经摆脱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来政治的、家庭的羁绊,向物质满足与心理需求接近.  相似文献   
36.
2009年1O月至2010年1月,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进行了一项题为《2009年上海市区居民民生状况及社会意愿》的大型调查。调查涉及衣食住行等八个方面。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居民对居委会选举不如业委会选举参与热情高,对社区环境总体满意,但在宠物管理、流浪猫管理、停车管理和整治群租等方面普遍存在困扰。  相似文献   
37.
田晓虹 《社会学》2009,(4):47-51
战后半个多世纪来,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东京的社区治理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在运作机制上,从政府主导、官民合作走向多元主体参与;在价值取向上,从“以管理为目标”、“以物为指向”走向“以人为本”。国际化大都市东京,正在形成政府适时提供服务、居民自治组织、非营利团体以及地域内企业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共同营造安全、健康、便利、舒适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38.
银色浪潮中的日本社会变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日本厚生省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到2000年 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人口总数的17%。日本将成为仅次于瑞典的世界第二高龄化国家。日本社会的老龄化始于80年代中期,但由于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以及晚婚、晚育和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其进展速度极为迅速,从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间,就已增加了5个百分点。它对于日本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家庭生活乃至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和变动。 近年来,在一些日本的大城市最新登场了一种称为“家庭租赁公司”的行业,顾名思义就是向顾客出租“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