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感受,并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关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治理思路,学术界形成了三种典型的理论,分别是“法律体系不完善说”、“政府监管不力说”和“市场失效说”,三种学说的基本共识是“技术万全论”.正是这种“技术万全论”思维逻辑本身所固有的局限决定了这些学说无法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食品安全治理思路.而事实上食品安全治理的各种技术植根并匹配于特定国家的社会结构,保证技术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制衡才是食品安全治理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2.
23.
中外现代化比较研究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现代化比较研究肇始于19世纪下半叶,鼎盛于战后,至20世纪末叶,以世纪交替、人类文明走向全球化和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为背景,出现了新的研究热潮,众多学者在比较现代化研究参照系选择、比较研究路向、时段选择、研究单位选择等根本性问题上进行全面反思,使得中外现代化比较研究呈现出一些新趋向。  相似文献   
24.
从“长时段”角度,可将晚清华夷观念解体崩溃的过程分为“松动期”、“解体期”、“开始崩溃”和“最后崩溃”四个时期。甲午战争的惨败以及最后一个藩属国的丧失,标志着晚清华夷观念开始走向“崩溃”;而义和团运动时期,在民族空前危机的形势下,虽然传统的华夷观念重新走向“炽烈”,但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晚清华夷观念宣告“最后崩溃”。  相似文献   
25.
26.
“典型单位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区发展的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最具现实意义的推进方略,应包括以国企改革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和以社区发展为核心的社会重建两项核心内容。建国以来,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代表的超大型工业社区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典型单位制,表现为空间分布上的集中性和封闭性,社会资源的单位垄断制以及浓郁的单位氛围和国营惯习,导致社区对企业的高度依附从属,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社区建设存在着推力不足,资源匮乏,社会公共空间形成缓慢等现象。由此,社区发展便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大难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27.
28.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企业应该具备适应不可预测环境的能力。战略柔性和决策能力就赋予了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下,能够确定目标、调整战略方案、解决企业问题的能力。从战略管理层面上分析战略柔性与决策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战略柔性和决策能力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密不可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9.
城市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的定位及其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新时期中国城市社会治理的一种创新方法,网格化管理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运行成本过高、持久性不强、弱化社区自治、网格泛化等风险。有鉴于此,我们应努力处理好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行政性"和"社会性"的关系,寻找"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之间有效的联结点。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学界关于流浪乞讨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成为收容遣送办法转向救助管理办法的政策拐点,也开始引发学界对流浪乞讨问题研究的全面介入,形成了诸多共识与学术热点。在制度变迁方面,救助管理办法的实施标志着国家由维护稳定到提供服务、由强制救助到自愿受助、由生存救助到关爱救助的理念转型;在乞讨规制方面,禁讨区的设置与禁乞令的出台抹煞了个体乞讨权,容易造成行政权力的滥用以及重新从管理走向强制、从控制走向压制的危险;在救助途径上,原生乞丐与职业乞丐的刻板分型将问题的解决置于规训与宽容的制衡以及公权与私权的对抗中,按年龄、性别、病因进行的特殊群体分类救助则有益于救助管理社会化与专业化的提升。近年来学界对这些热点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也显露了一些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田野调查尚显不足,建构救助体系的可操作性建议不多,未来的研究尚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