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09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中国史学如何走向21世纪?21世纪的中国史学的内涵及特征又是怎样的?在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的学术交流日渐增多的现阶段,要不要坚持民族特色?何谓民族特色?民族特色和21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一系列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史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为充分和集中地表达意见,本刊特组织4篇笔谈,以期对“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的研讨有所推动。著名学者瞿林东、张广智认为中国史学走向世界必须坚持民族特色,并各自对此问题作了不同的阐述。来自台湾的学者戴晋新则对此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极大地拓展了问题的空间。周一平等对21世纪中国史学的基本发展作了具体的诠释,周一平认为比较研究是中国史学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必由之路和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2.
任何社会危机或经济危机的积累与爆发,都是人类社会对科学规律的偏离抑或是违背所致,也都需要从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剖析与制度审视。国家权力体系的科学配置与合理架构是货币金融秩序稳定的重要前提,而欧债危机本质上讲是货币主权和财政主权的分离性配置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3.
精于学而廉于政──读《后汉书·儒林传》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晔《后汉书·儒林传》写的是东汉时期经学家们的传记,按《易》、《书》、《诗》、《礼》、《春秋》经传分类,各类依时间为后,一一为传。各类起始均上接《汉书》所载经生,记其源流;结末处则补叙本传以外经学大事,以备互见,以明终始,读来一目了然,可谓一部简明有序的东汉经学史。在传首,范晔作长篇序论。一是写出了"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的文化政策及实际措施;写出了"先是四方学士多林协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的盛况。到了汉明帝时,学子众多,"匈奴亦遣子入学"…  相似文献   
24.
中国现代化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从文化研究的观点来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之一,便是传统思想文化,因此,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就有一个如何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问题。同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也有如何发挥作用和实现自身现代价值的问题。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的研究者认为,现代化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传统必须以现代化为目标。这个看法,对于现代化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来说,大致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5.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许多民族在内共同发展的历史。而就汉族来说,则是各有关民族长时期内不断融合的历史产物。这不仅为战国、秦汉以后的历史所证明,而且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古代。本文试图通过对春秋时期各族融合的历史作简要论述,阐明汉族形成过程中的历史特点,探索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某些规律性认识。笔者学识浅薄,错误在所难免,祈请学术界同志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6.
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主体.中国古代史家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多样性,在史书中设置了专传、合传、类传等传记形式,用以反映历史人物的这一多样性特点,并从不同侧面认识到他们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进而阐述了评论历史人物的社会意义.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7.
对科学主义的批评要慎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科学与人文的融通,不能不涉及所谓的“科学主义”问题。自然科学的理论概念和思想方法是否可以应用于人文社会研究领域?长期以来,我国人文学界对这个问题大多持否定的意见。如果你作出肯定的回答,那么你就会被说成是“科学主义”。即便在今天的中国,科学的地位虽崇高,但“科学主义”却是一个地道的贬义词。所以,科技与人文的融通尽管是一种发展趋势,但离真正的融通还有不短的距离。从全国范围来说,共有2000多万知识分子,其中一半以上是科技知识分子,还有不到一半的是人文知识分子。应当指出的是,这将近1000万的人文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8.
略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林东 《学术研究》2004,(1):95-105
中国古代史学中包含着厚重的历史理论遗产,其主要特点是:多种存在形式,如史书中的史论、历史评论专篇、历史评论专书等;深入探索的连续性及其在不同理论层面上的表现;未尝离事而言理,即依事言理、据史发论;名篇、名著所具有的气势和魅力。  相似文献   
29.
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统计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积极创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05年下半年,笔者向国家教育部提出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统计学文献信息的资源调研及其整合》的申请报告。在这个项目获批以后,我们对于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学科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情况、重要作用、现存问题及其未来设想展开调研与深入分析。其中,调研范围主要涉及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简称校馆)与统计学院资料中心的统计学文献信息资源,大体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文献。调研方法既用定量又做定性。  相似文献   
30.
一、《禹贡》"九州"说 中国先民较早的地理观念,有《尚书·禹贡》所记的"九州"说,有邹衍的"大九州"说,有《山海经》的"五方之山"、"八方之海"说.这三种文献按其年代,《尚书·禹贡》在先,《山海经》当晚于邹衍所论,它们都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