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10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利益外部性和BOT模式的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指出存在于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利益外部性和隐蔽检查行为导致私营企业道德风险的发生,通过导入赏罚规定和完全竞争招标制度分析BOT模式的有效性。利益外部性表现为私营企业在项目施工期的所投入的努力水准影响项目经营期的费用。在传统模式中,施工公司不承担经营费用,赏罚规定和完全竞争招标不能抑制道德风险的发生。在禁止项目公司中途毁约的前提下,BOT模式使利益外部性内部化,从而避免项目公司的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然而,由于项目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在有限追索权原则下存在项目公司中途毁约的可能性,从而影响BOT模式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引入保证金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道德风险,从而实现BOT模式的社会效率性。  相似文献   
212.
从《乐记》看儒家传统思想中的礼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记>是儒家重要经典著作<礼记>中专门论述乐教的重要典籍,儒家思想素有"礼"、"乐"相统一的传统.在<乐记>中,虽然以"乐"贯穿诸章始终,但这里的"乐"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概念、艺术形态,更是与人性和情感、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乐教".它以"礼"、"德"为灵魂,并且通过与政治的结合,发挥着重要的道德教化功能.<乐记>中有大量的关于礼乐关系的记载,这些记载既肯定了"礼"、"乐"教化具有共同的政治目的和道德属性,又揭示了二者在性质、功用和教化方式上的不同之处.<乐记>中所体现的儒家关于"礼"、"乐"相辅相成关系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礼节乐、以乐和礼、礼乐相成.正是由于"礼"、"乐"在性质与功能上的这种特征,才使中国传统乐教能够发挥政治道德功能.  相似文献   
213.
王钰允  石磊 《人才瞭望》2022,(20):27-29
<正>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大数据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了应用。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信息技术及其相关软硬件等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为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也加速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对于促进管理效益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模式下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和现阶段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已经不相适应了,不少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落后,很多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采用单一的数字化或信息电子化模式,  相似文献   
214.
第四世界遍布在发展中国家广大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时也点缀着发达国家的大都市的贫困区。这是一个呈“豹斑”状态分布在全球的极端贫困化、边缘化的阶层。第四世界的形成既有资本全球化的外在因素,也有各国内在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其中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与政策的选择失误导致的第四世界化加剧的现实,对中国的发展有相当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15.
社会资本:文献与进一步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社会资本日益成为许多学科关注的重要概念和分析逻辑起点 ,国内经济学界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刚刚开始。本文试图对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作系统的评论 ,并以此为基础 ,就其中涉及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16.
为更加全面地阐述审计风险的构成和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基于审计的社会责任观,对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社会公众等企业利益相关者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应在原有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风险维度,构建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审计客体风险×审计主体风险×企业利益相关者风险,同时指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应以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审计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并以此为核心加强风险管理,以保护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17.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呈现出融合互动的趋势,人际传播大众化,大众传播人际化。与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具有直接性、互动性、亲和力强等优势,人际传播可以弥补大众传播的劣势。大众传媒对人际传播的运用,不仅表现在制作手段和节目样式上,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一种新的传播理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将人际传播的相关原则贯穿于大众传媒活动的始终,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18.
虽然标题出现了"建筑学",但其实"地方建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有效的社会事务组织模式,由于这个社会事务组织模式是建立在地方知识的基础上的,要同时保持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全球化思维,其地方特质将会被强调并且以此作为所有事务的基础。"地方建筑学"不仅要面对建筑行业本身专业的社会事务组织,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参与环境,培养大众的基本建筑学知识,在公平审视建筑师工作的条件下形成较为公正的社会建筑评论。由此延伸到地方建筑学教育事业与地方建筑学会在教育和实践之间的桥梁作用,甚至是地方建筑行业协会在构建公平、健康的行业环境方面所承担的责任,都将会是"地方建筑学"很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19.
220.
石磊  薛蕾 《民族学刊》2021,12(5):1-9, 106
从政治、文化和经济等维度来看,中华民族始终是连续的超稳定体系,多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携手共进,这是中华民族自然空间、历史起源、文化发展和媒介叙述共同作用建构的。这些“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景象,值得影像媒介去系统化深描。各民族节日影像志以一种深描的方式,从根深蒂固的民族节日文化中,洞察鲜活的中华各民族文化新常态: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各具特色”,少数民族节日中地方文化与官方话语“和而不同”,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嵌入影像叙事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之音”,由此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自信与自觉,建构起丰富的民族形象和文化肌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