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和规划、计划、管理、未来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在社会研究(Social study)领域中掀起了一场规模不大、但却具有一定影响的社会指标运动(Social indicator movement)。这场运动涉及到社会发展战略,国情评估,社会的计划、规划、管理、社会政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强调:搞好社会指标的收集、分析和研究工作,建立国家社会指标信息系统,重视社会指标在决策实践中的作用,对研究或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近二十年后的今天,回顾美国社会指标运动的始末及其影响,考察由于这场运动的促进而出现的社会指标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一、这场运动尽管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社会指标概念作了多年的开发,但迄今仍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概念;二、在它的促进下,社会指标的开发和研究,虽有一定的进展,但步伐不大;三、它在建立各种社会指标模型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四、对政府决策部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扩大社会指标的决策实践方面,遇到了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2.
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能激发思想的产生和促进对各种关系的了解,以导致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解决方法是使用传统策略时所未曾考虑的。有一些方法曾被开发来促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既可以由个人使用,也可以由集体使用。此类方法虽然简单,却出人意外地有效。使用这些不寻常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以克服思维的僵化,打破问题的内在界限。无论是使用一种方法或同时使用几种方法,都可以激发潜在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综观西方现代社会预测,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社会预测学家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下列七个方面:社会制度的未来;人类社会的未来;人口控制和人口质量;劳动和就业;生活方式和社会福利;家庭的未来;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精神影响和物质影响.然后说明研究西方现代社会预测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从总的趋势来说,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广阔的。它的发展动力,一方面来自科学发展本身,另一方面来自广泛的社会需要。 跨学科研究的未来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对发展趋势的探讨,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宏观角度讨论它未来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如发展的动力和阻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组织管理体  相似文献   
15.
16.
据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编的《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简介》(1978年2月编)和《现代中国文献中心简介》,将荷兰汉学研究的历史、汉学研究机构和目前的动向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西方未来研究最发达的国家,拥有许多政府和民间的预测机构,云集了大批著名的未来研究专家,但人们却不曾听说美国有过综合(而不是个别问题)的全球预测成果。这种状况在卡特出任美国总统之后才有了改变。从1977年开始,美国政府出面组织了大规模的全球综合预测计划“公元2000年的地球”。这项历时三年的研究计划,标志着美国政府所属各预测机构之间的合作、协调和研究成果的综合利用等问题已经受到决策者的重视,已被政府更好地利用来全面估计全球的长期发展趋势、为国家制定规划和计划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最近十年来,所谓"未来研究"正在欧美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未来研究热"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美国在西方的"未来研究"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辑的"未来研究"的专著《社会的未来——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观点与社会政治观点批判》一书,于一九七三年在莫斯科出版.参加该书编写工作的,包括别斯图热夫-拉达等十八名作者和一名辅助人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未来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思想成果 ,并根据和平与发展、全球性和人本三条准则 ,确定 2 1世纪世界面临的四大挑战 :对付全球环境安全可能受到的威胁 ;防止由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冲突和战争 ;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跨越数字鸿沟。认为针对上述挑战的对策研究将成为世界未来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