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周作人的气节观念与气节问题都需要以求知的态度来检讨与面对.周作人的"失节"不可否认,但并不意味着其气节观念的价值可以被完全否认.在救亡热情高涨的年代,周作人的气节观念显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思考与问题指向.如果说,同时代的人是在以鼓吹气节的方式来抵抗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周作人则是以批判气节的方式揭露日本对世界的危害.周作人的失节问题不在于他的气节思想,而在于他未能真正履行自己的气节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儒家道统所发生的道路"困结"问题由来已久。从一种"比较既周,爰生自觉"的现代性态度出发,鲁迅摆脱了中国士文化千年以来循环往复的道德内省模式,揭示出中国士阶层千年以来"道不行"的内在困结,可谓一种思想与方法的双重突破。秦汉以还,百家罢黜,儒道凭借王权扶持而独居正统,却也导致了"士志于道"的最高理念千年以来无法自我实现、开出现代启蒙思路的"错置"与"困结"。在鲁迅看来,隐逸也罢,登仕也罢,士人对于仕途道路在事实上的未能超脱,表明其在逻辑上也不可能超越。儒道既然难以产生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精神,那么也同样难以产生超越世俗权力的宗教精神。  相似文献   
13.
袁可嘉是四十年代诗歌运动中现代诗学体系的最早构建者。其“新诗现代化”的理论原则与“新诗戏剧化”的美学策略又可概括为诗本位、人本位这样两种现代性的文化命题。这既是对被战火一度阻隔的五四启蒙精神的承继 ,又是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的一种新的阐释与发扬。袁可嘉诗学体系所表现出的对现代文化探求的先锋意义因为历史的超前性 ,必然伴随着对当时文化状况的痛苦省察与沉重反思  相似文献   
14.
左翼浪漫主义文学从“先锋”到“障碍”的乖戾命运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沉思。反思这段历史 ,首先要反思缠绕于它的三种外部批评观 :“唯物辩证法”、历史过程论、“小资产阶级”思想论 ;而以“左”反“左”的尴尬语境 ,矛盾、脆弱的理论品格 ,创作主体的两难境遇 ,构成了其悲剧性命运的最本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符杰祥 《东方论坛》2005,1(6):22-27
1948年的"文艺运动"是左翼文艺界发起的一场政治整风运动.其主要刊物<大众文艺丛刊>从创刊伊始就力图把自己表述为"主流代表"与"主导方向",它的纲领性宣言呈现出一种学习、响应式的公文写作的特征.这场运动所反映出来的学术与政治的混淆问题、"自我批判"对合理界限的超越问题,为反思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一种特殊的隐喻视角.  相似文献   
16.
发生于“五四”语境中的中国新文学承载着自觉而沉重的启蒙使命与道德理想。在新文学者中,有坚持启蒙的独立思想者,有呼吁民主的激进思想者,有赞美革命理想的左翼文人,有将人性作为神庙的自由文人,却无一例外地以理想开始,以悲剧告终。一百年前,鲁迅向中国诗人发出了“精神界之战士”的召唤;一百年后,鲁迅的召唤能否魂兮归来,这需要每一个“现在”的人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7.
“九叶”诗派分化与聚合的现代困境,揭示出了动荡不安的历史语境下现代知识分子回归学术本位的艰难与困厄。《中国新诗》从备受责难与内部分裂的《诗创造》独立出来后,促成了“九叶”诗派知识分子群的最终形成,但随着“希望”而来的仍是痛苦的守候与再守候。在无地自由的生存困境中,自由知识分子拥有的“丰富”都只是“丰富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研究所纠结的问题,其实也是现代文学研究所面临的普遍的方法论问题。出于"中国儒家重伦理"的历史认知,周作人呼吁在学术上应学习希腊"纯粹求知"的"科学精神"。如果说"回到鲁迅"已成为一种共识,那么作为一种基本的方法论,"回到周作人"也是必需的。道德不仅是认识的问题,更是实践的问题。周作人的悲剧不在于他的道德学说,而在于他未能真正履行自己的道德学说。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东亚的中日两国,斯巴达勇士的经典故事曾发生过一场影响深刻的文学旅行,相继出现在梁启超、鲁迅与押川春浪、樱井忠温等著名思想家与文学家的笔下。晚清中国与明治日本几乎同时发现了斯巴达,也重新发明了斯巴达。不同的世界地位与国家立场,也导致了不同的视角,以至于出现了不同的文本形式。“超越斯巴达”带给明治日本的是一种极度膨胀的优越感,一种“向外看”的力量,其极端便是走上一条不断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之路。晚清中国在微弱之际颂扬尚武精神,在借力于斯巴达的同时也反省自身,形成了一种“向内看”的力量。鲁迅从书写斯巴达故事开始,始终关注的是弱小民族的问题、人类解放的问题、精神世界的问题,超越了东西之争、超越了种族之争,从而迈向了一条更为博大的国际主义、世界主义之路。这是一条与日本军国主义复制西方列强殖民逻辑完全不同的道路,也是今日中国面对世界纷争仍然值得深思的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20.
悖谬的和谐--论左翼浪漫主义文学文本的双重性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政治理念与浪漫主义两种范畴在特定历史时期交合而成的一种尚未圆熟的文学形态 ,左翼浪漫主义文学常常处于复杂、矛盾的两难之中。具体到文本的结构、人物、抒情、意象等方面 ,表现为革命世界与诗性世界的双重变奏与交响。这种双重性征根源于左翼浪漫文人身份的双重性或人格结构的两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