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1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18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杨圣敏著《回纥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一书,是一部研究维吾尔族古代史的新著。该书较详细地论述了自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后16世纪回纥的起源、发展、形成统一民族以及西迁的历史过程,探讨了回纥与现代维吾尔族、裕固族的关系。 该书的特点在于,对于回纥史中已有定论的问题、事件和历史线索,仅作简略的介绍,而集中篇幅深入地探讨和考证了学术界争议较多和较敏感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新材料和新见解。以下就对该书各章所提出的新观点择其要者作一简介: 该书第一章指出了中国历代汉文古籍中的翟、狄、狄历、丁零、铁勒等,都是该民族突厥语的自称Tǖrk或Tǖrǖk的不同的汉文音译。公元前11世纪左右进入南西伯利亚的北狄,由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差异,以后逐渐分化成了生产与习俗有明显差异的东西两个集团,即后来汉文史书中所称的“西丁零”与“东部高车”(北丁零)。回纥出自东部高车,而且最初是狩猎、采集为生的森林之民。 第二章,否定了中外学界流行已久的所谓回纥联盟分为内九族与外九部之说(冯家升  相似文献   
72.
哥廷根科学电影研究所概况──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德]汉斯·卡尔加勒来北京参加国际影视人类学大会,我感到非常愉快和荣幸。我这是第一次来到你们的国家,很高兴来这里。科学规划委员会要我宣读论文,介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哥廷根科学电影研究所(IWF)。我不仅要介绍...  相似文献   
7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亚特别是东土耳其斯坦的考古发现是科学界一件重要而轰动一时的大事.在和田沙漠地区和中国西部的洞窟中发现了精美的艺术形象、大量的抄本和物质文化的资料.第一个去东土耳克斯坦进行专门考古的考察队是1898年由俄国科学院组织的,领导人是Д·A·克列门茨,他对吐鲁番的文物古籍进行了研究,并作了记述.克列门茨收集、分析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他还第一次对吐鲁番的古代文物作过概述,这在当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克列门茨用德文发表了一篇篇幅虽然不长但却相当详细的考察情况报告.克列门茨的考察活跃了科学家们对东土耳克斯坦的研究工作,并成了组织研究中亚和东亚国际性学会的原因之一,它的常设中心即俄国研究中亚和东亚的历史、考古、语言和民族的协会(俄国协会)就设在彼得堡.  相似文献   
74.
中南民族学院教授许宪隆博士撰著的《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一书,由宁夏人民出版社于2001年1月出版出行。本书共分七章,前有导论、后有结语及附录四篇,共计22万字。该书动态、全面地审视了诸马军阀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所作所为,剖析其二元思想和双重人格,介绍其主持下的政治改革、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等现代化事业,总结其主持下现代化的不足及其夭折原因,为西部地区现代化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本书理论充分,观点新颖,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出版@玛纳  相似文献   
75.
古汉语词义引申是由古代汉民族的心理认知、思维模式直接或间接决定的。过去学界研究《段注》的词义引申多集中于词义引申规律、方式、术语、体例等方面的探讨,没有从《段注》所揭示的词义引申实例中去探求决定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古代汉民族的心理认知、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6.
扩大交往,善于妥协,从全球角度思考问题,并且迅速地这么做。  相似文献   
77.
古代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对世界和人类的起源产生过疑问:他们将这一切都视作理所当然的,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不缺广袤的土地和数量庞大的人口。与那些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和印度河两岸的文明相比,中国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非常特殊;这三条河流都是从沙漠中蜿蜒而过,两岸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只是一条几公里宽的狭长地带。居住在那里的人们长年受到洪水和人侵者的威胁,从另一个角度讲,只有当洪水泛滥时,两岸的土地才能得到浇灌。因此,对于当地居民来说,生命就是一个斗争的过程。但在中国,土地似乎是无边无际、毫无阻隔的,几乎没有沙漠,只有森林让人们感到危险。尽管它们也可以用来抵抗外敌人侵,但其疯狂的生长速度让人非常头疼,人们不得不经常砍伐一些树木,然后用它们来建房子。因此,中国的建筑多为木结构,而且不易留存,往往只能留下几片陶制的屋脊瓦。  相似文献   
78.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吸收杜威的教育思想,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通过长期教育实践而摸索总结出来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对传统旧教育制度的有力武器,在推动教育改革,实现普及教育和民主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既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和方针,又包括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生活教育”的主旨,是要求教育事业应从人民生活的实际出发,制定方针,确定方法,谋求发展;要彻底打破传统的旧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批判地吸收前人…  相似文献   
79.
产生于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组织决定就是创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其职能是在环境全球管治中协调联合国相关机构的环境活动并担当新政策创议的发动者。自那时以来,国际社会已经在环境全球政策(以及最近在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创建了大量的条约、组织和机制。从总体上说,进展是积极性的,并日益指向一种不断扩展着的全球环境管治体系。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尽管全球环境管治体系的规模和资金都在迅速扩大,但它在实现其实质性改善全球环境、走向可持续发展甚或扭转环境恶化趋势等目标方面并不是真正有效的,甚至可以说,恰恰是全球环境管治体系的演进本身带来了难以应付的制度性挑战。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一种渐趋一致的共识是,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如何改革这一现存体系,而且关于全球环境管治改革的讨论必须超越联合国环境署本身的改革,以便构建一种全新的体系,其中不同行为体能够更加高效和有效地相互作用,从而服务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0.
在5000年的中国历史中,有2/5的时间,中国都是全世界领先的经济和科技大国。现在的中国,正朝着这个地位重新出发。在人类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20世纪后半叶开始的60年间,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