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长芦盐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发掘它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可以为今天的盐业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新的时代背景下长芦盐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有:地方政府要对盐业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推进强强联合,促进盐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以盐业商品交易会为平台,推进盐业企业的科学高效发展;发挥大型庆典的平台作用,传扬盐业企业的历史传统、推进现实发展;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形势,抓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实现盐业企业发展的新突破;利用沧州盐业集团临港的优势地理位置,依托沧州的沿海强市建设战略,发挥沧盐集团的经济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2.
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颁布15周年之际,中央组织部于今年元月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老干部工作座谈会,表彰了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是对老干部工作的有力支持,是对我们老干部工作人员的极大关怀。我们作为我省老干部工作的“双先”代表,光荣地受到中组部的表彰。我们深知,这是全省老干部工作者的光荣,是党组织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23.
精神文明建设自身也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喻明受,马联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精神文明建设总是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抓起来无力,硬不起来。这些年来,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24.
经历了将近20年风雨历程的闽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获得了迅速发展。闽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由当初仅局限于贸易这一方面,逐渐向投资、科技与文化、劳务合作、旅游等领域拓展,由单向小规模、低层次向双向、较大规模、较高层次发展。两地的交流与合作对密切两地乃至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25.
试论“竟陵八友”文学集团的特点———“竟陵八友”论之二●聂大受在魏晋南北朝诸多文学集团中,“竟陵八友”是一个真正的文人群体。概括起来,其主要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规模大、时间长。“竟陵八友”文学集团时跨齐梁两代。早在齐初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相聚时,...  相似文献   
26.
俞大受 《老友》2013,(2):18-18
春在溪头荠菜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中的词句。辛老先生有好些写我的家乡广丰博山的词,因而这些辛词有如乡音般亲切,他笔下的柔桑、细草、暮鸦……依稀就是身边的水彩风情。不知辛老为何把春之韵定格在溪头荠菜花上,这让我多想一睹荠菜的芳容啊!  相似文献   
27.
鲁迅的小说、杂文、散文诗分别创造了写实体象征、寓言体象征、幻象体象征。鲁迅的不同文体中的象征 ,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象征系统 ,创造了巨大的文化隐喻 ,它包含下述象征意象 :沙漠—荒原的文化背景象征、铁屋—监狱的社会制度象征、看客—奴隶的群众象征、狂人—过客的战士象征、孩子—故乡的理想象征。  相似文献   
28.
“竟陵八友”文学集团的形成及其特点聂大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文学集团的不断涌现。活跃于南朝齐梁之际的“竟陵八友”文学集团,作为齐代文学的中心,对促进齐代乃至梁代文学的繁荣,推动南朝及北朝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对它的形...  相似文献   
29.
碳汇贸易作为一种基于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的合作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川西北草原碳汇项目,从碳汇贸易的制度安排、补偿主客体的确定及履约机制等方面,对碳汇贸易的特点进行分析,寻求对我国生态补偿市场化的借鉴。  相似文献   
30.
儒家诗教以它凸显政治教化、强调"温柔敦厚"的风格影响着后世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对其被长久奉行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的论文尚不多见。拟从礼乐政治与《诗》的关系,"为政以德"的儒家政治诉求对诗教的需求,政教合一的体制下儒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对诗教的影响,士大夫政治使得儒学、进而儒家诗教的长期奉行成为可能等方面来分析儒家诗教历代承传的原因,并强调要正确认识儒家诗教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