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32.
抗日根据地的新闻事业的空前发展和诸多缺陷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媒介批评的现实背景和内在根据。毛泽东新闻理论是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开展媒介批评的理论根据和政治标准。对资产阶级无冕之王、同人办报思想等新闻观点进行思想清算和理论批判,从政治路线和党的政策执行角度对媒体的传播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和评判,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媒介批评的重要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3.
胡正强 《老年世界》2014,(22):10-12
英雄识英雄,惺惺惜惺惺,自古皆然。范长江与邹韬奋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两颗光芒璀璨的巨星,他们两人都是我国杰出的新闻战士,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发展我国新闻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的两面大旗。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们两人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由相识而相知,到在香港《华商报》社并肩战斗,前后约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始终互相支持,鼎力合作,亲密无间,成就了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一段友谊佳话。  相似文献   
34.
谢六逸新闻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六逸认为新闻既是事实的报道,又是选择的艺术,新闻选择的核心标准是新闻的社会效益。报刊应该反映时代,为民喉舌,实行精编主义,内容要丰富,追求个性,满足读者需要,编辑要尊重作者。谢六逸认为大力开展新闻教育、培养新闻专业的高质量人才,是改变我国新闻事业落后现状的主要途径。新闻专业人才要有科学、合理、全面的知识结构,特别要重视新闻人才道德素质的养成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新闻学理论研究提高新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5.
胡正强 《阅江学刊》2012,4(2):84-90
"非诚勿扰"栏目是江苏卫视打造的一档新派婚恋交友节目。该节目开播之始,围绕节目内容、道德取向、文化内涵等在各种媒体产生了截然相反的两极性评论。在节目的发展过程中,社会舆论监督范畴的媒介批评始终顽强地存在着,并以价值评判和理论鉴别的方式对该栏目的每个元素进行评说,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对大众传媒有效规制的作用,显示了媒介批评在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36.
著名战地记者孟秋江在抗战期间发表的《平静的风陵渡》、《我在西线上所见到的妇女们》、《训练中的中国新兵》、《为祖国奋斗的朝鲜义勇队》、《血染的两天》、《蒋经国与赣南政治》、《访问陈仪先生》、《敌军战斗力究竟降低了多少?》等8篇新闻作品,可归入新闻报道和专论两种体式,既没有被收入《孟秋江文集》,也未见有关资料著录,应属于孟秋江的新闻佚文.这些新闻作品在今天不仅具有很大的历史文献认识价值,而且也为我们研究孟秋江的生平与贡献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相似文献   
37.
孟秋江的战地报道生涯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战地报道大都围绕着战争的进程而展开,反映的是战役和战斗的过程与结果。具有很强的历史文献性、紧扣战局反映国人瞩目的战场和战事、注意整体结构、感情充沛而又冷静理性、充满问题意识、语言简洁清丽、描景状物生动形象是孟秋江战地报道的主要特色和价值。  相似文献   
38.
张恨水编辑过很多种报刊 ,他认为 :报刊编辑肩负着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 ,其思想意识决定着报刊的政治水平 ;报刊工作是一种教育工作 ,报刊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 ,能客观公正 ,甘守寂寞 ;具有丰富的学识和较高的文字驾驭能力 ,精通编辑工作的各种技能。  相似文献   
39.
胡正强 《阅江学刊》2011,3(1):136-142
郭步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蜚声中国新闻界,因其为人处事低调,生平行止不为时人所知。郭步陶一生著述甚丰,1933年出版的《编辑与评论》,是对我国报纸编辑工作有史以来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1937年出版的《时事评论作法》,奠定了我国新闻评论学的学科基础。1937年因《新闻报》屈附日人新闻检查要求,他愤而辞职。1939年赴港创办中国新闻学院并担任院长。1962年病逝于鞍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