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基于对社会服务领域中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本文以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为理论视角,对四个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试图从中建构出一个初步的类型学。与笼统地谈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做法不同,本文希望上述类型学的建构能够更加具体地展现两者互动关系的实态。  相似文献   
22.
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给社会秩序的维持、社会运作的正常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鉴于各种社会控制纽带的松弛,各类“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其中,部分“失范”行为基于个人、部门或集体等大小利益,屡屡损害民众的权益,于是就有民众或个人或集体上访事件的不断涌现,就有上访和截访的对抗、缠访和息访的博弈。  相似文献   
23.
以Y社团为个案,经过研究发现在改革开放的作用下,我国出现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关系的法团主义特征,政府通过授权等多种方式承认社团的合法性,同时也拥有了对社团的控制权。相互承认和相互连接,恐怕是中国非政府组织在未来很长时期内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24.
市郊长途汽车行驶在县城至郭源乡的公路上。起初,车窗外开阔的田野中座立的农舍大多是砖瓦平房,甚至是低矮的茅屋,其中也零星地兀立着一、两座楼房,但都颜色灰暗,样式陈旧。然而,公共汽车一驶入郭源乡地界,扑入眼帘的却是一幢幢风格别致、色彩鲜艳的农民楼房,它们在果树翠叶的遮掩中、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颇具气派,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富裕的气息。我作为上海市教师讲师团的成员,曾于1986年9月至1987年7月在这个“富裕之乡”从事教育工作。在由衷地赞叹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时,随着和  相似文献   
25.
试论反思性教学及其基础和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思性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行为,强调教与学是师生间合作的、整体的、注重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需要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26.
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钟汝  范明林  王拓涵 《社会》2009,29(4):167-194
本研究以法团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授权、控制和垄断性等概念为分析工具,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上海市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这一议题,做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从国家法团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由个案与政府互动关系的研究中可以提出以下两个创新概念:“庇护性国家法团主义”和“层级性国家法团主义” 。采用同样的理论视角来观察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发现是: 它们正经历着一个由“直柱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状态”向“漏斗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状态”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多少显现了国家与社会关系已经出现了模糊的分界。  相似文献   
27.
范明林  程金 《社会》2007,27(5):114-114
以国家法团主义的理论视角作分析,国内许多由政府出面组建的社会团体大多采用主动依附性的生存策略,在强政府那里获得认可、授权和相应的垄断性地位。这可能是一种中国特色,也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国内社会团体的空间在慢慢放大。不过,这是一个“先整合、后分化”的过程,这种状态表明了中国目前存在着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文献综述——本土化和专业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明林  徐迎春 《社会》2007,27(2):119-119
在国内,应用研究通常被视作“下里巴人”而难以登堂入室,这种状况也在本文的文献搜集过程得以体现。社会政策,尤其是社会工作,主要从事的是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方案订定和具体扶助输送的工作,但在学术思想和学术声音发表的领地里,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却基本属于“弱势群体”,主要的媒体空间都被宏大的社会理论及其研究所占据,诸如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这类应用性研究只能在其中的夹缝里发出微弱的声音且为名士大家所不屑。所以,本文采用的文献除了在权威和核心刊物上登载的很少一部分外,为了保证论述的完整性,也只能从非核心刊物上引用相当一部分质量较高的文献。对于这种困境和无奈,希望读者能够理解。 本文把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文献放在一篇中讨论,因为从西方学术界在这个领域中发展的历程来看,“社会政策”决定服务的理念、原则和方向,“社会服务”决定服务的项目和内容,而“社会工作”则是把根据社会政策订立的社会服务之内容输送到社会中有需要的人群的手段和过程,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本文综述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2004~2006年国内有关社会政策研究的述评,以从社会政策的价值基础、社会政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政策的行动体系三个方面作为逻辑线索;第二部分则是2004~2006年中国大陆社会工作文献回顾,以专业化引入和本土化探索作为论述主线。在每一部分之后,本文都有一些思考或问题提出,以供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9.
由中国社会学会、高教系统社会学系所(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光明日报理论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联、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社会学会、伊春市委共同主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社会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5日至9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全国各地到会代表190余人,提交大会论文近百篇。讨论会围绕:社会、经济协调发  相似文献   
30.
自70年代末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0%,在全国领先进入老年型地区的行列。10年来,上海的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人口老化趋势逐渐加剧,因此,研究上海这样一个老年型城市的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障问题,无疑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旨在探索不同人口结构和不同区位结构的社区,关于社区成员对社区服务设施的的需求,建立社区服务保障的影响,为社区规划工作,尤其老年人社区生活服务保障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建议。研究工作从社会调查入手,采用判断抽样和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