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深受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在批判与改造空想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了诸如文学艺术的倾向性和党性等问题,而空想社会主义自身的乌托邦性质与艺术审美的关联,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艺术文本综合价值的实现与艺术活动的本质密切相关。艺术自身具有的现实指向性决定了它必须以陌生化为原则、以审美的方式介入生活,参与现实的美学建构,才能实现艺术对于人类群体的文化意义,如此也才能体现艺术之为艺术的完整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充分展现了魏晋士人的个性风采,即以我为本的高自标置与以真为贵的我行我素。虽然这被钱穆、余英时、李泽厚等看作个体之自觉或人的觉醒,但其实际上亦有限度且不宜夸大。回到古代士人个体存在及演变的历史时空,通过与汉代及以前和唐代及以后的士人对比可知:魏晋士人拥有一定的个体或自我意识,但尚未达到真正的人的觉醒;他们的个性言行及生活态度,无法掩饰其非个性化的存在真相。总的来说,魏晋士人的个性张扬具有推动审美文化实践和开拓新道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早期道教完全依托于本土的思想文化资源,无论是战国时代风靡一时的方仙道,还是秦汉之际开始流行的黄老道,都以通俗性和实用性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欢迎.它们不断地从道家哲学、阴阳五行和民间巫术等思想或信仰体系中汲取养料,并最终形成了太平道、五斗米道等较为成熟的道教形态.无论是哪种“道”都吸引着汉代人的注意,都对人们的生活、信仰和社会风气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道教拥有众多信徒,两汉时代弥漫着浓郁的信道风气.  相似文献   
15.
美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无论作为方法、思潮还是观念,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随着20世纪社会和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现实主义内涵的游移不定与外在形态的弹性发展相互作用并连在一起,构成了“现实主义现象”。考察其中的几个主要文艺思潮或流派可以发现:一方面,现实及人们对于现实观念的变化必然体现在艺术中并对艺术产生影响,艺术文本的生成离不开现实生活;另一方面,艺术文本自身具有现实指向性,它必须以独有方式介入现实生活,才能实现艺术的价值。由此,它们共同称作或被称作的“现实主义”,能够作为我们探究艺术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16.
对文艺功能或价值的看法是卢梭人的哲学在艺术领域的集中体现。从历史的、美学的角度探讨卢梭的文艺价值观,有助于澄清在不同语境下造成的种种“误读”,还其思想的本来面目;而且,在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愈演愈烈,消费文化日趋泛滥的今天,卢梭的文艺价值观对我们认识文艺的存在及对人生的功能有着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辉  董晔 《统计与决策》2012,(12):126-128
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没有考虑非期望产出CO2增加的约束问题。文章估算出中国1978~2008年存在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是高能耗和高投入,其代价是CO2的高排放;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低意味着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大;CO2作为环境成本的代理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美学的学科化建设,要求对古典美学进行恰当的清理与转换,摆脱中国古典美学在理论形态上的失语失范,就应从根本上抛却传统实用理性的学术史观,并在源头上舍弃研究中僵固的概念分析及逻辑归纳方法,展开特定时期或领域的历史情境重构,进行具体文本或问题的整体文化解读,或可为古典美学脱离学科困境、取得理论突破,提供新的探究维度和思想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董晔  李妍妍 《唐都学刊》2006,22(3):131-134
孔子在《论语》中用“思无邪”对《诗经》作了整体性的评价。毋庸置疑的是,无论后人对“思无邪”作何种解释,它的意思仍是说:《诗经》中的所有篇章都合乎孔子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由于《诗经》的内容和思想倾向相当复杂,所以要想准确把握孔子之“思无邪”、“一言以蔽之”的原因,就必须考察其在《诗经》和《论语》中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以及由此造成的两种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