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阿 Q 的典型性问题,自从“阿 Q 正传”发表以来,一直都在争论。到今天,还没有最后的结论。这篇短文,只不过提供一点个人的看法罢了。首先,我认为讨论阿 Q 的典型性问题,必须认清阿 Q 是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典型的艺术形象,都是通过生活本身那种生动、具体而又个性化了的、能够唤起美感的感性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中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的。因为这样,所以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象生活的本身那样丰富和复杂,那样的千差万别,那 相似文献
12.
13.
人对现实的关系,除了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等关系之外,还存在着审美的关系。新石器时代,人类还处在原始的阶段,制作非常简单,可是从他们遗留下来的用具和陶器中,我们却已经看到了磨光、著色、穿孔等装饰性的活动,看到了编织纹、鱼鸟纹、蛙形纹等满足审美要求的图案。至于音乐、歌唱和舞蹈,更是原始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4.
蒋孔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4)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方才产生和形成起来的。但美学思想,则我国早在先秦时代、西方早在希腊时代,即已大量存在。至于人类的审美意识,那就更早了。恩格斯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那就是说,当人从自然的人发展到有历史的人,人就从动物的阶段,进入到早期的原始社会。这时,人才成为社会的人,人才有自己的历史。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就在人类对自然形态的骨头和石头进行加工,经过砍、削、磨、凿等工序,使它们变得尖利和光滑,不仅便于使用,而且好 相似文献
15.
五、六十年代,我国美学界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曾经进行过一次热烈的学术讨论。十年浩劫中,这一讨论中断了。党的三中全会以后,美学界又重新出现了一次热潮。美学书籍出版之多,读者之广,可说是前所未见的。但是,这一次热潮和五、六十年代比较起来,我认为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研究性加强了,深入了。对于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对于中外古典美学名著的专门研究,对于有关各个 相似文献
16.
与儒家的“礼乐”思想针锋相对,鲜明地提出“非乐”思想来的,是墨子。他除了写了专门讨论音乐的《非乐篇》之外,在《三辩》、《公孟》、《节用》等篇中,都一再谈到他的“非乐”思想。他之所以要“非乐”,反对儒家的“礼乐”,是因为他的阶级立场和思想路线,和儒家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17.
贯通古今,蔚为大观——读《中国修辞学通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修辞问题,中国历代学者都很重视,而且还有不少关于修辞问题的精辟论述。如果从孔子的修辞论算起,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完全可以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的西方修辞学相比肩。因此,系统地研究并总结中国两千多年修辞学发展的成就得失而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具有学术价值,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学术事业。新加坡学者郑子瑜教授和复旦大学宗廷虎教授,都是海内外著名的修辞学史家,前此各有多部著作问世,在学术界享誉甚高。这一套由郑、宗二位主编、陈光磊教授任副主编的五卷本《中国修辞学通史… 相似文献
18.
19.
蒋孔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5)
弗洛伊德在《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一文中,谈到达·芬奇作画,引了达·芬奇一个学生的话说:“当他着手绘画时,他好象一直是战战兢兢的,他从来没有完成过任何一幅已开始了的作品,他那样敬重艺术的伟大,他在其他人看作是奇迹的他的作品中发现了缺点。”(《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第46页,新知识出版社)这就是说,达·芬奇始终不满足于自己的作品,始终在修改。我读李衍柱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 相似文献
20.
蒋孔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国古代的艺术和美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由于它们深受宗法礼教与小农经济的影响,因而表现出许多有别于西方的特点。中国从殷周时代开始,就是一个大一统的宗法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维系统一的,一是小农经济,二是宗法礼教。因为是小农经济,一切自给自足,无假外求,因而是封闭性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一切很满足,缺乏希腊人那种向外奋斗的精神。反映他们生活的,主要是一些诉说民间疾苦或者儿女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