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农村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1992年~2005年期间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该时间区间内影响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各因素对各个县区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农民纯收入、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财政投入均会对地区农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良性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村民,而村民生生不息的环境就是乡土社会。传统的乡土社会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其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差序结构”并没以有发生质的变化。这反映在价值标准上就是还没有完成从特殊性标准到普遍性标准的转变,它对村民的思维和行动无立生实质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矛盾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识矛盾的首要视角,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是区分矛盾性质的主要标准,根本利益与矛盾方式是区分矛盾性质标准内涵的延伸,从矛盾性质区分标准的整体性看,矛盾的经济基础、矛盾政治性、矛盾价值性冲突、矛盾可协调性、矛盾强度是区分矛盾性质的五个要素,并分担着不同的功能。从区分矛盾标准要素的整体性分析,“无直接利益冲突”打、砸、抢、烧等暴力化特征,具有矛盾对抗形式和强度,但同时又具有矛盾经济基础一致性、矛盾内容的非政治性、矛盾解决方式可协调性,从矛盾性质整体性分析,“无直接利益冲突”具有非对抗性矛盾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纪检监察工作的各项工作中去。如何理解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如何从理论上全面诠释党在反腐败问题上的重要指导思想的变化,如何在工作中更加全面地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我国理论研究界和各级纪检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课题。本专题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民本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其时代创新,论述了"以人为本"视阈下中国反腐败政策的范式转变,以及如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期望通过本组文章,给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5.
社会“微治理”在社会矛盾预防与化解上,实现了价值理念和技术性两大层面的创新。“微治理”在价值理念层面上,以社会矛盾预防为主的理念变革为主线,实现了从传统的运动式宏观治理向基层微观治理、从传统的粗放式治理向精细化和精准化治理、从矛盾事后处置向矛盾事前防范、从矛盾治理中“见数字不见人”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四大理念的转变。“微治理”在技术性层面的创新表现在以下方面:党的领导向基层神经末梢延伸是贯穿社会矛盾“微治理”的红线;搭建基层群众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微平台”;以网格化平台为抓手,实现社会矛盾治理的早发现和快化解;提升基层群众“微组织”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微技术”实现对社会矛盾识别的预警;把社会矛盾“微治理”与社会治理大范畴有机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16.
17.
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社会矛盾深刻认识的结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小康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方位和出发点。构建和谐社会要直面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突出矛盾,和谐社会的内涵必须与小康社会和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要分二步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的意识、课前教师准备、课堂教学步骤、课后课堂反思四个方面对计算机操作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提高计算机操作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益格局变迁与非直接利益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冲突是引起现代社会冲突的两种基本因素之一,阶级意识(阶级认同)是阶级社会中从阶级矛盾到阶级冲突行为发生的关键环节,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感是现代社会冲突行为发生的主要中介变量。当今中国群体性事件增多折射出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特点,反映出利益相对剥夺感群体由对物质利益分配的不满转向对社会公平公正价值理念的怀疑,直接削弱统治“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文化评价尺度的确立是中西文化深入交流的基础。马克思唯物史观确立之前,文化评价尺度总体上围绕着以价值尺度为主要标准对中西文化进行评判,这种文化评价尺度有根本的缺陷,即缺少经济方面的标准。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大胆地构建文化的评价尺度:文化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